中化新網訊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副部長王江平表示,目前我國生物降解塑料行業還面臨產能過剩風險加劇、標準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加快制定有關標準,推動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王江平表示,發展生物降解塑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目標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行業年總產能達到196萬噸,2024年產量為40萬噸左右,原料及制品總產值約130億元,已打通原料單體制備、樹脂合成、樹脂改性與復合、下游應用全產業鏈,擁有關鍵技術工藝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水平已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一些產品已在餐飲業、超市形成了長期穩定的供應關系。
王江平指出,目前行業發展還面臨一些問題:一是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產能過剩風險加劇。二是“禁限塑”政策執行監管有待加強。目前生物降解塑料應用量不足塑料總量的10%,推廣進度不及預期。三是標準體系不健全。生物降解塑料行業的產品標準、降解性能測試標準等均不完善,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四是回收體系不完善。生物降解塑料可以進行堆肥處置,但目前與傳統塑料未進行分類處理,多數仍采用傳統的焚燒與填埋處理方式,材料特性難以發揮。
對此,王江平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大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的監管力度,按照文件中提出的時間節點,扎實推動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產品禁限工作,確保2025年目標如期實現。同時,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加強監督執法,杜絕不符合規定塑料制品的生產、流通和使用,切實推動塑料污染源頭治理。
王江平建議,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持續推進生物降解塑料標準體系建設,指導全國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完善生物基材料及制品評價方法、產品標準、技術標準、降解性能測試標準、標識標簽體系等,參與或主導國際標準制定工作,推動國內外標準互認和銜接,通過標準體系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要修訂完善可降解塑料的定義和分類標準,明確要求不能完全降解為水、二氧化碳等的產品不得標稱“可降解”,推動行業規范發展。
王江平還建議,加強政策支持,通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渠道,支持生物降解塑料重點項目研發;加大對生物降解塑料生產企業的稅收優惠力度,加大政府采購支持力度,將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納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探索開展碳交易;加強產品推廣應用和回收處理,在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開展示范應用項目,加快推動生物降解材料在農林牧漁、日用消費品、包裝、汽車用品、建材等領域的推廣應用;構建高效便利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回收渠道,提升化學回收、循環利用的占比,將不便于回收利用的產品通過市政有機垃圾堆肥方式進行處置,減少焚燒與填埋處理比例。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