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正值世界環境日,天津南港工業區以“逐綠向新 情系蔚藍”為主題,成功舉辦了2025年綠色園區開放日暨增殖放流活動。來自天津市、天津濱海新區相關部門,自然資源部駐津單位、駐區相關單位、入區相關企業、金融機構、海防員和漁民志愿者代表70余人參加。
共話綠色發展,見證生態修復成果
上午9時,活動在天津南港綠色石化科創中心正式啟動。天津泰達南港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南港工業區在海洋生態修復方面的工作成效,分享了近年來在保護近海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洋中心領導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近年來,天津南港工業區以扎實行動推進海洋生態修復,成績顯著。在岸線修復上,積極聯動管理部門與科研院所,科學編制生態方案,高質量建成生態海堤建設,海域水質得到大幅改善,為海洋生物營造了優良的棲息環境,讓渤海灣的生態系統更加穩定,推動了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同時,南港在濕地保護、生態廊道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構建起綠色發展保障體系,筑牢海洋生態根基。
天津經開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馬建軍在致辭中說:天津經開區作為全國最早進行綠色低碳園區探索的國家級經開區之一,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南港工業區是天津經開區開發建設的專業園區,是全國綠色化工園區,綠色發展貫穿園區開發始終。推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構建低碳環保、循環高效的綠色石化產業體系,推進清潔能源的循環綜合利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正著力促進石化產業成為實體經濟發展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關鍵力量。天津南港已持續多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努力改善轄區海域生態環境、恢復渤海漁業資源。下一步將在天津市、天津濱海新區各有關部門、國家部委各駐津單位的指導、支持下,與各駐區單位、兄弟單位、入區企業一道,共建綠色園區、履行社會責任,攜手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
增殖放流,守護蔚藍海洋
活動的高潮環節是海洋生物增殖放流。與會人員集體乘車前往工作船碼頭,在海事海巡船和漁民志愿者護海隊漁船的配合下,100萬尾梭魚苗、200公斤三疣梭子蟹苗、12500公斤菲律賓蛤子苗、10000公斤青蛤苗被科學投放至預定海域。增殖放流是天津南港工業區生態修復的重點工作之一,有助于恢復近海漁業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此次活動不僅體現了政企社攜手護海的決心,也進一步增強了公眾的海洋保護意識,增殖放流活動不僅是一次生態實踐的展示,更是一次綠色理念的傳遞。未來,天津南港工業區將繼續加大海洋生態保護力度,繼續攜手各方力量持續推進綠色化工園區建設,為天津市綠色石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培育綠色石化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