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濱海高新區在全國率先推行“區域能評+碳評”改革,天開華苑園、渤龍湖科技園、海洋科技園三片區區域節能審查已正式獲濱海新區發展改革委批復。這是繼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辦法》(下稱《評價辦法》)后,全國首個將碳排放評價納入區域節能報告的創新實踐案例,不僅為全國節能降碳工作提供了“高新經驗”,更彰顯了其在政策落地與改革創新中的標桿地位。
作為濱海新區首個開展區域能評試點的區域,天津濱海高新區改革起步早、成效實。2020年10月,渤龍湖試點片區區域節能報告成功獲批,憑借其突破性的創新價值,入選當年“濱海新區政務服務十大創新案例”。2021年10月,天津濱海高新區進一步擴大改革范圍,在渤龍湖科技園推行對天津濱海高新區權限范圍內、且在重點行業目錄外的項目無需單獨編制能評報告、無需經過技術評審,僅通過備案即可快速取得批復。這一“減環節、壓時限、降成本”的舉措成效立竿見影,天津濱海高新區生物醫藥及智能制造產業園、海河實驗室細胞產業研發轉化基地等10個項目實現“即時辦結”,累計為企業節省費用約40萬元,審批時限壓縮率達90%以上,既顯著提升企業獲得感,更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
2025年,天津濱海高新區進一步升級改革舉措,擴大改革覆蓋范圍,實現天開華苑園、渤龍湖科技園和海洋科技園“三園同步”推行區域能評的基礎上,創新性地將碳排放評價深度融入評估體系,為推動天津濱海高新區“零碳園區”建設和產業綠色轉型及碳達峰目標實現提供了支撐。這一實踐與《評價辦法》中“地方可結合本地實際,在各類開發區、新區和其他有條件的區域實施區域節能審查,明確區域節能降碳目標、節能降碳措施、能效和碳排放準入、化石能源消費控制”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展現了天津濱海高新區超前的政策預判能力與主動改革的擔當精神。
同時,天津濱海高新區還結合前期渤龍湖區域能評試點成熟經驗,嚴格對標《評價辦法》中“實行告知承諾管理的項目,應對項目承諾內容進行驗收”的要求,為三片區區域能評報告配套編制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承諾備案表和節能驗收表,構建起“項目節能審查前期備案—后期驗收監管”的閉環管理模式,為節能管理部門實現精準化、規范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也讓改革從“放得開”向“管得好”進一步延伸。
從單點突破到全域覆蓋,從單純節能到能碳協同,從承諾備案到全鏈條管理,天津濱海高新區“區域能評+碳評”改革為深化政務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探索了新路徑。下一步,天津濱海高新區將以三片區區域節能審查獲批為契機,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惠及更多經營主體。同時,以此創新實踐為基礎,全力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提高審批效能、推動產業綠色低碳升級,形成顯著疊加效應,為天津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綠色動能。
?當前,數字化轉型正深刻重塑化工產業發展格局。作為行業提質增效的關鍵抓手,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成為落實“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實踐。
今年以來,河南平頂山高新區城鄉建設和生態環境局創新構建“三個一”工作生態監管閉環機制,通過“一張清單精準管控、一支隊伍聯合執法、一網通辦提質增效”的創新模式,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9月8日,在廈門舉行的第二十五屆投洽會“投資福建”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管委會與臺灣生物醫藥獨角獸企業北極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北瑞藥業(福建)有限公司在會上成功簽約新型醫藥原料藥及針劑...
近日,從重慶長壽經開區上半年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例會上傳來消息,上半年,長壽經開區實現了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創新賦能成效明顯、開放水平持續提升、國企運營增效提質,交出了一份進中向好的“期中答卷”。
作為衢州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平臺、主引擎,衢州智造新城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圍繞“開工入庫一批、續建加快一批、竣工投運一批、前期提速一批”的部署和要求,用項目建設的“加速度”夯實發展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