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衢州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平臺、主引擎,衢州智造新城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圍繞“開工入庫一批、續建加快一批、竣工投運一批、前期提速一批”的部署和要求,用項目建設的“加速度”夯實發展基本盤。
今年上半年,智造新城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新增投產項目24個,新開工項目23個,協議總投資分別達159.59億元和245.95億元,奪得衢州市二季度爭先創優“流動紅旗”。預計下半年還將有24個項目陸續竣工、投產,進一步形成產業向新、鏈式集聚、破局起勢的現代產業生態圈。
以機制創新刷新項目“進度條”
今年以來,智造新城堅持“每周通報、半月調度、月度點評、三色預警”的工作機制,以省“千項萬億”和市重點項目為抓手,全面落實領導掛聯重點項目制度,強化從簽約到投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智造新城充分發揮黨組織堡壘作用,組建項目臨時黨支部,推進“紅色工地”建設,形成“關鍵崗位有黨員領著、關鍵工序有黨員盯著、關鍵環節有黨員把著、關鍵時刻有黨員撐著”的良好工作局面。
今年上半年,智造新城152個市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02億元,已完成形象進度投資170億元;74個新建項目中,已開工57個,開工率77%;15個省“千項萬億”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33億元,已完成形象進度投資108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達75%。
此外,為筑牢項目建設安全防線,智造新城創新推出“安立方聯盟”,將轄區內百余個在建項目劃分為20個互助組,定期開展交叉檢查和經驗交流。據悉,該機制運行以來,已排查并整改各類隱患1820條,切實擰緊了項目建設“安全閥”。
以項目之進賦能集群效應
在智造新城,無論是全力推進的項目現場,還是蓬勃發展的產業集群,都清晰傳遞出衢州工業主陣地千方百計強產業、擴規模的堅定決心。
這個夏天,智新·芯導產業園和智新·汽車產業園均已通過竣工驗收,兩大產業園是智造新城推動制造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的典型代表。“智新·芯導產業園重點面向半導體、光電顯示等領域企業,打造集孵化培育、成果轉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全周期服務平臺;智新·汽車產業園在承接吉利‘三電’項目配套的同時,引入新能源、低空經濟等高端裝備項目。目前2個特色產業園已全面建成投用,累計簽約項目19個,近期擬入駐企業10家。”智造新城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為加快集群產業建設進度,智造新城創新推出“三同步”工作法,即設計預算同步、預算招標同步、建設招商同步,將“早一天投產就是多一分效益”的理念貫穿始終。當下,這種高效模式已經在智造新城全域復制推廣,衢州綜保區二期、新能源產業園一期、浙大二期等一批產業平臺的建設進度均超預期,勾勒出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的立體圖景。
以服務精準助推項目“加速跑”
為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智造新城連續多年實施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實現政務服務“預判先行、靠前執行”。在項目籌備階段,主動提前介入,協助企業熟悉審批流程、梳理申報材料、跟蹤審批進展,將開工前所需審批時限從30個工作日大幅壓縮至3至7個工作日,顯著優化流程、提升效能。同時,通過定期上門走訪和現場辦公,為企業提供從立項審批到竣工驗收的全流程精準服務。僅上半年,智造新城就幫轄區企業解決了包括工商注冊、臨時水電、場地平整、政策處理、員工宿舍在內的100余個問題,用“不打烊”的一站式服務疏通各類梗阻。
為加速項目驗收進程,智造新城采用“分層、分段、分單體”驗收模式,通過自我加壓,為企業減負,幫項目提速。同時,智造新城充分發揮“企呼我應”平臺的作用,動態監測382家規上企業生產經營和重點工業項目投資建設情況,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打破部門壁壘,打通紓困環節,實現從被動解決向主動服務轉變,進一步提升了問題響應和解決效率。
?當前,數字化轉型正深刻重塑化工產業發展格局。作為行業提質增效的關鍵抓手,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成為落實“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實踐。
今年以來,河南平頂山高新區城鄉建設和生態環境局創新構建“三個一”工作生態監管閉環機制,通過“一張清單精準管控、一支隊伍聯合執法、一網通辦提質增效”的創新模式,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9月8日,在廈門舉行的第二十五屆投洽會“投資福建”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管委會與臺灣生物醫藥獨角獸企業北極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北瑞藥業(福建)有限公司在會上成功簽約新型醫藥原料藥及針劑...
近日,從重慶長壽經開區上半年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例會上傳來消息,上半年,長壽經開區實現了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創新賦能成效明顯、開放水平持續提升、國企運營增效提質,交出了一份進中向好的“期中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