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期,碳纖維龍頭企業集中披露半年報,多數企業營收實現增長,行業逐步回暖。
上半年,中簡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64億元,同比增長59.46%;中復神鷹實現營業收入9.22億元,同比增長25.86%;吉林化纖碳纖維產品收入4.43億元,同比上升368.31%;光威復材實現營業收入12.01億元,同比增長3.87%;中航高科實現營業收入27.47億元,同比增長7.87%;楚江新材營業收入288.03億元,同比增長16.05%。
記者梳理發現,多數營收實現同比增長的企業在高端產品研發方面持續發力。
如中簡科技通過技術自主創新開發宇航級高性能碳纖維系列產品,目前其ZT7系列碳纖維產品已在空天領域實現多年穩定批量應用,ZT8正持續拓展使用場景,以ZT9H為代表的新一代碳纖維產品性能表現和質量穩定性高。中復神鷹專注于高性能碳纖維創新研究,突破并掌握高性能干噴濕紡碳纖維產業化核心技術;中航高科聚焦航空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產業化雙核主業,涉及航空新材料、通用航空裝備復合材料及制品等戰略性領域;楚江新材子公司天鳥高新承擔國內所有生產飛機碳剎車盤單位的碳纖維預制件供應。
與此同時,新能源市場快速增長也對碳纖維產業起到強勁拉動作用。吉林化纖在半年報中指出,當前國內碳纖維行業正在進行階段性調整,同時隨著碳纖維產業逐漸成熟、終端應用技術順利推進,大絲束碳纖維有望在以風電為主的新能源市場等領域引來大幅增長。中復神鷹新能源領域(風、光、氫)產品銷量同比增長63%,其中風電領域同比增長超200%。金博股份已完成在光伏、半導體、交通、鋰電、氫能五大領域的產業布局,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9.69%。光威復材新能源板塊碳梁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69億元,同比增長47.95%。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對高性能碳纖維制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具體包括航空航天、汽車、新能源等領域。同時,國家對新材料產業的政策支持及國內企業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的不斷提升,也將有力推動碳纖維制品產業的發展。
9月8日,岳陽隆興實業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丁基鋰裝置現場,一輛裝載15噸20%濃度丁基鋰產品的槽罐車駛離裝車站臺,首次銷往千里之外的海南巴陵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近日,由微軟支持的Lumenisity研究團隊宣布,其研發的新型空芯光纖實現了有史以來最低的信號衰減水平。這一成果于9月1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光子學》(NaturePhotonics)上。
近日,浙江世倍爾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其全球首套生物基1,5-戊二醇工藝在舟山基地試驗成功。該工藝采用全球首創一步加氫技術,裝置規模3000噸/年,產品純度超99.5%,色度小于5,水分含量小于0.1%。
?“過去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最頭疼的就是標簽撕不凈、油墨洗不掉、結構拆不開,不少再生料只能‘降級’使用,甚至無法回收再生?!痹诮沼趯幉ㄅe辦第八屆中國國際塑料循環展上,中國合成樹脂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