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奔涌的西北腹地,在寧夏中衛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一座現代化工業園區正以創新之姿破浪前行。
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內唯一一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近年來,中衛工業園區緊抓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機遇,以“推動園區更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精準布局優勢產業、建設安全管控職能平臺、全面升級要素保障,為黃河流域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產業集聚:構建“三新”主導產業
今年以來,中衛工業園區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基建三大產業為主導,推動園區加速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矩陣。
園區以化工新材料為核心,聚力打造西北地區重要的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通過偉中焦化年產240萬噸焦化、瑞泰尼龍66、中化鋰電池正極材料等重點項目延鏈補鏈,構建起涵蓋綠色環保染料、硅基材料、電池材料等高附加值領域的循環經濟體系。2024年,園區工業總產值達292.8億元,新材料產業集群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圍繞新型材料產業鏈,園區正加快向高性能材料及高級橡膠領域轉型,重點突破電池隔膜、機器人用橡膠等高端產品。”中衛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王華介紹。依托瑞泰、中化鋰電池等龍頭企業,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效應持續釋放,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園區內已建成16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吸引亞馬遜、中國移動等299家頭部企業落戶。園區的算力質效指數穩居西北首位,中衛市也因此躋身全國數據中心產業“第一梯隊”,成為“東數西算”工程的關鍵節點。
在新能源領域,園區搶抓“雙碳”機遇,構建“單晶硅—光伏組件—儲能制造—儲能電站”全產業鏈。協鑫集團8吉瓦單晶硅產能領跑行業,貝盛5吉瓦光伏組件項目進入試生產,國能中衛電廠264萬千瓦機組、唐鑫儲能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綠電消納與儲能應用協同并進。
智慧賦能:打造智能風控平臺
中衛工業園區以“數字驅動、智能引領”為導向,2023年啟動建設中衛市化工區塊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2024年底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集成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覆蓋安全生產、環保監測、能源管理、應急指揮等核心功能,成為園區智慧化升級的“神經中樞”。
平臺首創化工園區“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三網融合架構,全域部署了大量傳感器及智能終端設備,實現生產裝置、運輸道路等場景每分鐘高頻數據采集,并通過AI算法實時分析監控畫面,精準識別設備異常、人員違規及環境指標波動,動態監測準確率達80%以上。基于數字孿生技術,平臺構建了園區三維可視化應急指揮平臺,管理人員可實時調取企業生產狀態、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數據,實現“一屏統覽、智能決策”。
該平臺可通過云計算和AI技術分析園區內各類能源的使用情況并提出優化建議,實現能源消耗的實時監控與使用成本優化;對實時上傳的安全數據進行風險評估并自動生成風險分級地圖,精準定位高風險區域,由系統自動跟蹤隱患整改流程,實現從發現問題、整改反饋到復查閉環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據統計,自平臺建成以來,園區內安全隱患整改及時率已提高至40%以上。
截至目前,平臺接入企業超21家,監測重大危險源55余個,AI視頻監控累計報警超11萬次。依托這個“智慧大腦”,園區有效降低了每日安全巡檢成本,達到安全隱患實時感知、提前預警、快速反應的目標。
要素保障:全鏈支撐激活創新引擎
在中衛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版圖中,要素保障不僅是產業騰飛的基石,更是科技創新的“催化劑”。通過構建基礎設施“硬支撐”與營商環境“軟環境”協同發力的保障體系,輔以政策資源傾斜、產學研協同等舉措,園區以全要素保障激發市場主體和科技創新活力,推動技術突破與產業應用深度融合。
園區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園區已累計建成道路115千米、供排水管網165.5千米、電網226千米,實現“七通一平”,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穩定的生產要素保障。西部云基地安裝了8.8萬架標準機架和高速網絡環境,為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應用提供算力支撐。園區配套建設了化工安全技能實訓基地,為技術人員提供實操培訓。
園區深化政銀企合作,協助高新集團成立“寧夏數字經濟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數字產業技術研發。通過加快開發區“雙創”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與區內外高等研究院合作,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爭新增科技型企業15家以上。園區還與寧夏高等研究院合作,推動關鍵工藝技術、三廢處理、節能降耗等技術攻關。
“我們的目標是持之以恒增強科技創新‘驅動力’,通過‘以建促升’帶動園區全面發展。”王華說。
為了進一步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園區為重點項目逐一建立工作專班,及時掌握和解決項目開工、投產等各環節問題,并積極同水務、熱電、國網、燃氣以及相關企業等多方協調,為企業降低生產要素價格。
此外,園區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增加授信額度,解決企業融資貸款難題,并主動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幫助企業跑訂單、拓市場,改善經營狀況。
從產業集群發展,到智慧平臺搭建,再到全要素聚合,中衛工業園區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為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下一步,園區將按照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科技賦能、守牢發展紅線底線、優化管理體制機制等清晰路徑,為我國西北部化工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樹立標桿。
初夏時節,河南省平頂山尼龍新材料開發區項目工地上,吊塔高聳,焊花飛濺;現代化廠區里,生產裝置晝夜運轉;企業車間內,工人們爭分奪秒,專注投入生產;園區道路旁,蒸汽管道源源不斷輸送動能……
烈日當空,吊臂林立,75噸的裂解爐爐前管廊框架在30.4米高空嚴絲合縫地安裝在預定位置,標志著撫順高新區年產80萬噸乙烯裝置脫瓶頸改造及能效提升項目的又一項關鍵施工節點順利完成。與此同時,熱電聯產項目...
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2.1%,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9%,工業投資同比增長89.4%……1至4月,淮安工業園區主要指標實現20%以上增長,勾勒出經濟加速躍升的奮進曲線。
6月20日,湖北隨州高新區召開管委會常務會議,聚焦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展開專題研討與部署。會議聽取了當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詳細匯報,審議并通過了《隨州高新區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清單》,對下一階段的...
近日,洋浦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正式通過全國第一批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三級防控體系建設暨“一園一策一圖”試點驗收,成為海南省首個通過驗收的示范園區。
今年6月是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6月16日為全國“安全宣傳咨詢日”。連日來,化工園區掀起安全知識學習熱潮,持續深化安全宣傳教育,宣傳風險防范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