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推進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作,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經典產業。
全國人大大代表、太重集團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朱少輝向中國化工報記者介紹,我國裝備制造業產品價格長期偏低,主要原因是低質量的供需結構性矛盾。眾多企業在同一領域展開激烈的同質化競爭,過低的利潤水平難以支撐企業進行高水平研發創新,難以實現技術突破;也導致部分企業刻意壓減原材料和生產工藝來控制成本,造成產品質量的下降,進而影響品牌聲譽和長遠發展。
朱少輝建議在裝備制造領域鼓勵企業進一步加強先進產能建設,限制、升級落后產能,創造高技術水平、高環保標準、高附加值的產品,實現從產品輸出到價值輸出的轉變,回歸合理價格水平。
一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避免形成惡性投資競爭。
二是提升產能標準,提高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在產能評價中的權重。鼓勵技術密集型產業提升產業集中度,形成更有效益的競爭性市場結構。對于已經成熟的、外向出口型已經占比較高的產品和產業,適時減少出口補貼,加大生產過程環境影響指標的考核權重(能源、資源等),將原先轉嫁給整個社會承擔的成本恢復到產品中,促進產業向綠色化、高端化轉型。
三是提升產品質量標準、能效標準、環保標準,淘汰落后的產品及生產線。倒逼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四是加強行業自律,通過大數據分析國際國內產能和市場需求,引導企業間自發協調產量,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避免惡性競爭。
五是引導企業提升勞動者薪酬待遇、保障水平,引導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的企業達成彼此間具有相近競爭力的人力成本。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 如何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篇大文章,是全國政協委員、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院長孫予罕主要關注的方向。與此同時,....
我國西部部分地區缺少氯、磷等化工中間體產品,但三氯化磷、液氯、氰化鈉等關鍵的化工原材料或中間體被《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列為限制類產業,限制了化工項目建設發展。
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魯北企業集團董事長呂天寶就推動山東省濱州市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表示,應重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集聚優勢高校和創新資源,有機銜接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讓更多高??萍汲晒M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漢琦指出,加速國產工業操作系統的研發不僅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關鍵環節之一,更是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制造業高端化躍升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