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延安原油儲備庫項目進入攻堅沖刺階段,建設現場一派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在沖刺“9·10”中交目標的征程上,面對施工現場復雜的安全管理,延長石油煉化公司項目指揮部打破常規,以務實管用的“小創新”筑牢安全“大堤”——流動的“安全哨兵車”、精準的網格化管理、高效的進場人員二維碼管控……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舉措,卻擰緊了項目安全的每一顆“螺絲釘”,凝聚成守護項目安全高效推進的強大合力。
移動哨兵:讓安全“聲”入人心
“高處作業那位師傅,請立刻系好安全帶!”一聲清晰響亮的喊話,穿透了工地的嘈雜。循聲望去,一輛特別的皮卡車正緩緩駛過——車上裝著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和擴音喇叭,車旁的安全員馬躍手持小喇叭,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四周。這就是項目現場新上崗的“移動安全哨兵”。
“以前看到隱患,跑過去喊話,人可能早走開了,或者來不及阻止。”馬躍趁著巡查間隙說,現在這“大嗓門”車開到哪里,提醒就響到哪里,發現違章立馬就能喊停,快得很!
“自從它上崗以來,隱患從發現到處理的時間縮短了大半,工人們也知道這車一直在轉悠,不敢有僥幸心理,違章明顯少了。”現場安全負責人張林平介紹說。
一人一碼:把好進場安全第一關
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人,佩戴的工牌上有一個專屬二維碼。“別小看這張貼紙,它可是我們的‘安全身份證’!”安全施工管理員姜榮富一邊演示一邊說。施工員入場前,必須通過嚴格的三級安全培訓和考試,合格后信息才會錄入系統生成專屬二維碼。
“掃一掃,我們的姓名、工種、培訓記錄、特種作業資格一目了然,誰該干什么活、有沒有資質等清清楚楚,杜絕了‘混進來’的可能。”一位剛掃碼進入作業區的焊工李師傅笑著說,有這個碼在,感覺自己更“正規”了,干活也更注意安全規程。
網格到人:安全責任“釘”在崗位上
面對復雜的施工現場,項目部創新推行“網格化”管理。工地被科學地劃分成若干清晰的責任區域,每個“格子”都明確標注了負責人、施工隊伍和具體職責。
“就像包產到戶,安全責任也落實到人頭。”該區域安全管理員姜榮富指著高處正在進行罐壁保溫的作業點說,對于罐壁保溫一些特殊區域,要求采用更加機動靈活的曲臂車進行作業,網格負責人必須現場緊盯措施落實。
每天開工前,各網格點雷打不動地開展“班前安全會”,負責人結合當天的具體任務,把風險點和注意事項掰開揉碎講給工人聽。“管理員天天念叨‘高空系緊繩’‘作業別分心’,聽得耳朵起繭子,但心里這根弦真就繃緊了。”一位年輕工人小陳坦言。
“這些創新舉措有效填補了監管盲區,大幅提升了隱患響應速度,讓‘安全第一’的理念滲透到工地的每個神經末梢,核心就是‘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最高位置’。”項目指揮部指揮祁潤宏表示,后期還將引入無人機,對人力難及的高空、邊角區域進行安全巡檢,讓安全“天眼”再升級。(峁文慧)
筑牢沙漠工地安全防線,繪就文明施工生態畫卷。中國化學賽鼎公司中煤圖克項目位于毛烏素沙地腹部,毛烏素沙地的風,曾讓這片土地的工地蒙著一層“黃紗”:車輛駛過,塵土漫天。而如今,走進中煤圖克公輔工程項目施....
“要嚴格按照崗位職責,做好風險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網格長。”9月17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南二一聯合站黨支部書記范雯洋在班前會上強調履行網格員職責的相關工作事項。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南
壽陽化工始終以集團“風險可控、事故可防”安全理念為指引,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方位守護企業穩定發展與員工生命安全。行動中,公司優先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結合國家標準與自身實際,全面修訂....
9月10日,為期三天的“聯城·2025”跨區域應急演練圓滿收官。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大慶油田隊攜手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七臺河隊和黑龍江省鶴崗市中海石油華鶴煤化有限公司,以模塊化編成、立體化投送、集
“更換壓力表時,一定要把引壓閥關死,待壓力歸零后,再側身更換!”9月15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第八作業區注采5-7班副班長蔣強正在井場上叮囑著員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第八作業區注采5-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