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沙漠工地安全防線,繪就文明施工生態畫卷 。中國化學賽鼎公司中煤圖克項目位于毛烏素沙地腹部,毛烏素沙地的風,曾讓這片土地的工地蒙著一層“黃紗”:車輛駛過,塵土漫天。而如今,走進中煤圖克公輔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硬化路面纖塵不染,以藍為底,白字描繪的“安全大講臺”的標語格外醒目。
施工現場11組高清智能攝像頭如“電子哨兵”般矗立各處,實時捕捉著現場的每個細節——這里,正以“標準化+智能化”的雙輪驅動,書寫著沙漠工地安全文明建設的新范本。作為公司在毛烏素腹地的重點工程,公輔工程項目自開工以來便錨定“星級化工地”建設目標,將安全管理標準化、設施設備標準化、作業環境標準化、操作過程標準化貫穿全周期,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交付價值、建設未來”的企業使命。星級化工地的建設重在安全文明建設,安全文明施工不僅體現在“硬件”,更融入“軟件”。科技賦能讓安全管理更“聰明”。公輔工程根據項目要求,建設了智慧化的施工現場,一塊9米長的顯示屏實時跳動著現場數據,高清攝像頭搭載AI算法,能夠有效自動識別未戴安全帽、臨邊防護缺失、違規吸煙、實名制管理等12類風險,3秒內觸發警報并推送至管理人員手機,這套系統讓安全管理從“人盯人”變成了“網管人”。
智慧化平臺同時與人員通道和車輛閘機實現了數據互通,可對現場人員及進出車輛進行精準管控,通過智慧化工地平臺可時實查看人員車輛信息并且可根據時間范圍查閱統計數據。
在VR安全體驗館里,通過高精度場景建模與多感官反饋技術,能1:1還原高空墜落、觸電、火災等高危場景,讓工人親身經歷事故過程并感受錯誤操作的后果,在“沉浸式”體驗中強化安全意識。例如,在虛擬火災環境中,體驗者需完成滅火器操作、逃生路線選擇等交互動作,要求30秒內完成“報警-找掩體—濕毛巾捂口鼻”標準化流程,實現物理工地與虛擬空間的實時風險映射,有效的降低了現場的安全風險。
沿著項目現場中軸路一路前行,硬化路面一塵不染,車輛通過塵土飛揚的場景成為過去。更值得關注的是現場的人車分離,通過物理隔離和功能分區,給施工現場的交通“劃邊界”。人車分離不是簡單的“物理隔離”,而是通過空間重構推動行為習慣的改變,最終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給工人于安全感,給司機于明確性。
在中煤圖克公輔工程項目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座沙漠工地的蛻變,更是賽鼎公司對"安全是底線、文明是高度"的深刻踐行。這里的安全,是用標準化筑牢防線,用科技賦能精準防控;這里的文明,是用空間重構推動習慣改變,用細節設計傳遞人文溫度。
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從“粗放施工”到“文明施工”,公輔工程項目星級化工地建設的實踐,折射出中國化學賽鼎施工建設的高質量發展邏輯-安全是底線,文明是高度。驗證著中國化學“交付價值、建設未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體現著賽鼎公司“安全、質量、環保、創新、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項目部全體人員一致要切實做好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工作,確保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創建工作目標高質量實現。
“要嚴格按照崗位職責,做好風險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網格長。”9月17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南二一聯合站黨支部書記范雯洋在班前會上強調履行網格員職責的相關工作事項。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南
壽陽化工始終以集團“風險可控、事故可防”安全理念為指引,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方位守護企業穩定發展與員工生命安全。行動中,公司優先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結合國家標準與自身實際,全面修訂....
9月10日,為期三天的“聯城·2025”跨區域應急演練圓滿收官。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大慶油田隊攜手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七臺河隊和黑龍江省鶴崗市中海石油華鶴煤化有限公司,以模塊化編成、立體化投送、集
“更換壓力表時,一定要把引壓閥關死,待壓力歸零后,再側身更換!”9月15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第八作業區注采5-7班副班長蔣強正在井場上叮囑著員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第八作業區注采5-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