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日前發布。《規劃》指出,將推動石化產業向沿海轉移、向化工園區集聚,進行區域化布局。《規劃》還強調了園區綠色化發展的要點,即完善園區產業鏈條、提升園區能級和水平、推動園區綠色轉型等。
完善園區產業鏈條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河北省將做優做強石油化工,大力發展高端精細化學品,積極拓展合成材料,加快石化園區建設,開展化工園區認定,推動產業向沿海轉移、向化工園區集聚,將重點建設唐山曹妃甸石化、滄州渤海新區合成材料、石家莊循環化工、邢臺煤鹽化工等產業基地(園區)。
《規劃》提出,要以原油加工和輕烴加工為主線,以清潔能源、有機原料和合成材料為主體,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為特色,重點發展乙烯、丙烯、芳烴產品鏈條,著力打造多產業集群循環發展的國家級曹妃甸石化產業基地;以補缺延鏈為方向,推動傳統化工向高端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方向發展,推進石油化工與精細化工、海洋化工結合,大力發展己內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氨酯、丙烯酸及酯等合成材料及中間體;以“減油增化”為著力點,推進渤海新區臨港石化基地建設,全省形成較為完善的石化產業鏈條,打造國內領先的石化產業綠色發展示范區。
在石化產業空間布局方面,根據《規劃》,石家莊將做強做優化工、新材料等產業;唐山重點發展綠色化工、現代化工、新能源與新材料等優勢產業,打造全國一流的綠色石化及合成材料基地;滄州市重點發展石化、海水淡化等產業,打造全國一流的綠色石化及合成材料基地;邢臺市優化提煤化工等傳統產業;張家口市重點發展氫能源制備等。
提升園區能級和水平
隨著能效考核日趨嚴格,提升園區能級和水平也迫在眉睫,《規劃》對此也做了部署。
《規劃》提出,要實施“四個一批”工程,優化工業企業布局,分業施策、一企一策,推動淘汰關停一批、搬遷入園進區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做優做強一批;建立以用地、稅收、產出、能耗、排放等為主要衡量指標的工業企業質量效益綜合評價體系;發揮園區對產業的核心承載作用,集聚高端要素資源,全面提升工業園區發展水平,拓展產業集聚發展空間;支持園區引進國內外知名研發機構,建設一批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和數字產業創新中心。
此外,《規劃》還提出,實施跨區域組團化重組整合、集團化聯動發展,提升開發區、工業園區能級和水平,培育壯大一批超千億元園區。
推動園區綠色轉型
園區是企業的載體,推動園區綠色轉型,首先要創建一批綠色工廠,推進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實現生產過程綠色化全覆蓋。
同時要在園區示范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綠色技術,鼓勵園區企業在節能節水、清潔生產、資源化利用、污染治理等領域實施一批綠色化改造項目,強化“節能診斷+節能監察”,引導企業對標達標。
此外還要推進園區內工廠之間的統籌鏈接,實現工業園區產業和基礎設施的綠色化。打造一批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推進供應鏈節點企業協調協作,帶動園區上下游企業建立綠色采購、生產、營銷、回收及物流體系。
《規劃》提出。到2025年,河北要累計創建省級以上綠色園區20個。
近日,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的望城經開區推進“智賦萬企”暨實施“數智賦能強企”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儀式上,《望城經開區實施“數智賦能強企”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和《...
?在連續11年穩居“中國化工園區20強”的背后,一座聚焦發展高端新材料產業的綜合型化工園區應如何筑牢安全發展的生命線?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用一套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的綜合智慧應急監管平臺給出了答...
近日,為進一步提升園區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宜都高新區組織園區44家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總監等80余名關鍵崗位人員,聚焦化工安全,開展專題賦能培訓,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防線。
日前,鹽城市人民政府發布《鹽城市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推進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8年,3個零碳園區碳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基本建成1個以上國家級零碳園區。
近日,天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在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舉辦“環境應急·2025”天津市突發環境事件暨天津港保稅區“一河一策一圖”成果應用環境應急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