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成立一周年回顧
2016年9月17~23日,北京化工大學實驗室科普團隊參加了2016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圖為活動現場。
2016年6月5日,中國化工報社聯合北京化工大學、中國化工博物館、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化學會、化學工業出版社共同發起并成立了公益性化工科普組織——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
時至今日,科普聯盟已經成立了整整1年。在這一年的時間里,科普聯盟不僅圍繞石油和化工行業,利用資源優勢、平臺優勢、人才優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還對未來的科普工作制定了清晰的規劃。
行業科普勢在必行
近年來,石油和化工行業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也遭到很多誤解。比如一些重要新建石化項目引發的抗議事件,由于化工產品不合規使用導致的惡性事件,以及一些看似真實但實際缺乏科學依據的抹黑化工行業的新聞報道,加劇了部分民眾談“化”色變的心理。
石油和化工行業是當今社會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肩負著支撐國民經濟發展、保障老百姓過上美好生活的重任,現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工。社會上存在的對石化行業的諸多誤解,也說明全行業在科學普及方面的工作成果遠低于行業需要。石化行業有責任在保證安全環保、合規合法經營的基礎上,持續廣泛深入地和社會溝通,對公眾進行化工科普,讓全社會真正了解化工、認可化工。
在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在全社會形成“學化工、懂化工、用化工”的共識,培育“理解化工、尊重化工、從事化工”的環境,營造“愛生活、愛化工”的良好氛圍,構筑石油和化工產業與社會的和諧關系,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化工報社聯合北京化工大學、中國化工博物館、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化學會、化學工業出版社共同發起并成立的公益性化工科普組織——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于2016年6月5日在北京宣告成立。
一個決定要對全社會認真做好化工科普的聯盟,必然需要一個實力強大的科普團隊。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秘書長、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王曉云介紹,在化工科普聯盟,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原化工部部長顧秀蓮,原化工部副部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原會長李勇武擔任聯盟名譽主席,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擔任主席,20多位兩院院士擔任顧問委員會會員,16位來自政府部門、大型企業、行業及社會機構、媒體等多方面的領導、專家擔任專家委員會委員,陣容可謂強大。
在2016年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期間舉辦的“化學嘉年華”活動,吸引了大連市公眾尤其是青少年1000余人參加。
過去一年成果豐碩
過去的一年,化工科普聯盟在行業科普的道路上所灑下的汗水歷歷可見,科普聯盟的6家發起單位也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平臺優勢、人才優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2016年6月30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指導和組織了首屆“愛生活、愛化工”化工科普大賽。此次大賽歷時半年多,共收集到來自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高校師生的500余幅作品,涵蓋科普海報、科幻小說、化工模型、漫畫、視頻等多種形式。獲獎作品反映出了創作者較強的化工專業實力、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科技文化創造力,一些作品實現了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應該說,此次大賽具有前瞻性意義,不僅為后續化工科普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積累了很好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在行業傳承人中播撒科普的種子。
中國化工博物館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化工專業博物館,積極參與政府部門組織的科普活動,組織、策劃、開展了多個科普主題活動,比如教育部中華文化小大使化工科普游學活動、大中小學生化工知識搶答競賽等。他們主導推出的“奇妙化學之旅”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青少年參與;他們將“化工創造美好生活——身邊無處不在的塑料”科普活動送到社區;他們為來自法、澳、美、英、德等11個國家的48名海外營員和中國的100名營員組織了“分子共和國”化學主題日活動。
北京化工大學作為石油和化工行業具有影響力的高等教育機構,堅持面向大中小學生及社會公眾開放,積極組織科普與科學實踐活動,傳播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他們的實驗室在城市科學節、全國科普日、北京學生科技文化節等重要活動中多次舉辦科普講座與科學活動,有近3萬余名中小學生參與。他們還成立了北化大科普實驗中心,以此廣泛開展科普工作,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在2016年暑期,化學工業出版社和北京化工大學共同主辦了“化學72變”科學夏令營,吸引了來自北京、上海、濟南、西安、臺灣、常州等6個地區的小朋友。夏令營的主講人,國際科普大使、英國皇家化學會北京分會主席、北化大特聘教授戴維先生,利用多彩化學等一系列猶如魔術般奇妙的演示,激發小朋友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以詼諧幽默的講課方式深入淺出地把實驗原理和化學常識教授給小朋友們,讓他們以科學的視角來看美麗化學,幫助他們從小喜歡化學、從小科學認知化學。這個科學夏令營組織得非常好,是有遠見的“科普要從娃娃抓起”。
在2016年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期間,中國化學會主導舉辦了“化學嘉年華”活動,“可生物降解的積木”“吸油小能手”等10余個特色趣味化學小實驗吸引了公眾,特別是1000余名青少年參加,拉近了化學與社會的距離,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中國化學會還舉辦了主題為“共同提升化學正面形象”的專題論壇,邀請美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等權威機構,就科普經驗交流、維護化學聲譽經驗分享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中國化工學會重視化工科普工作的系統化、基礎化建設。2016年8月,聯合常州大學、化工出版社等單位,正式啟動《身邊化工大揭秘》科普圖書項目,計劃從衣食住行用的全方位角度講述化工對百姓生產生活的重要作用,目前該書正在編制中。此外,中國化工學會還積極組織專家,針對社會上的熱點化工話題,編寫、發布科普原創文章20余篇,以及《霧霾與煉油》《毒跑道》《天津爆炸危化品解讀》等相關專題資料近5萬字,通過央視、新華社、新浪、騰訊等主流媒體廣泛傳播,普及化工知識,改善公眾認知。
2016年8月30日,在2016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新聞宣傳工作會議上,中國化工報社主導組織了一場化工科普論壇。這也是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歷史上首次舉辦這樣的論壇。企業不僅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科學普及的主體,如果缺少企業的參與,行業科普根本不可能達到目的。本次化工科普論壇就是以企業為參與主體,呼吁全行業企業擔負起責任,促進社會公眾改善對化工的認知。
作為石油和化工行業的權威媒體,中國化工報社通過紙媒、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不遺余力地推出各類行業科普報道和活動,始終走在行業科普的前列。他們在《中國化工報》專門開辟了《化工與生活》科普版面,目前已刊發數百篇可讀性強、認知性強、導向性強的行業科普文章,為讀者答疑解惑;開設《我看化工科普》專欄,發動企業交流對化工科普的認識,還在《農資導報》開設了化工科普專欄;同時,通過旗下的中化新網開設了化工科普專門頻道,作為化工科普聯盟的官方網站。
中國化工報社還組織業內專家和資深的編輯記者,目前正組織編寫化工科普圖書,從產業的角度切入,展示化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學分析解讀多年來由于偏見和誤解受到誤傷的化工產品及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事件,以通俗的語言和圖文并茂的形式幫助社會公眾認知真實的化工產業、化工企業。目前,科普圖書的百個選題和內容結構已經確定。
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化工博物館在2016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組織了多項主題活動,兩單位聯合專家組制作了科普展板,義務為社區居民提供咨詢。圖為居民觀看展板。 (圖片由相關單位提供)
未來腳步不會停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河難以成江海。化工科普不可能一蹴而就,指望一年之功即見效。科普聯盟已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在認真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基礎之上,未來一個階段,科普聯盟將繼續不遺余力地推進行業科普工作,組織開展一系列科普活動。
據中國化工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中國化工博物館將定期開展精品課堂、科普講座、親子活動等具有科學性、趣味性、體驗性的科普教育活動。除了參加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及國家各部門組織的大型科普活動以外,中國化工博物館還將與所在地的社區、鄉鎮、學校、部隊及其他企事業單位等建立固定聯系和工作制度,將科普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等活動常態化,并開展線上科普教育活動。
中國化工學會將會加強平臺資源與渠道建設,擴大科普影響力與受眾面;同時,發動包括院士在內的科技工作者,加強日常科普工作,挖掘專家庫的科普資源。此外,中國化工學會、化學工業出版社與常州大學等單位還啟動了化工科普圖書項目,計劃通過2~3年的編制,出版印刷集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圖文并茂的化工科普圖書。
中國化學會表示,將進一步組織專家學者傳播科學,解疑釋惑,傳播正能量;創新科普內容,豐富科普活動形式,增強科普工作的有效性。
對于化工科普的新方式,王曉云說:“傳統意義上的科普工作主要是通過圖書、報紙、展覽、講座等形式來完成。網絡科普則是依托互聯網,同時又是在傳統科普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科普傳播形式,信息量大、查詢便捷、傳播速度快,具有全球性、實時性、交互性等多種媒體的表現形式。在步入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網絡科普已成為科普工作、科普活動的重要陣地。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強化工科普資源的開發與共享,建立多種類的科普資源數據庫,為公眾和科普工作者提供資源發現、使用、分享的途徑,把科學推向公眾顯得越來越迫切。同時,如何更好地把科學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惠及大眾的日常生活,也顯得尤為重要。”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一年前,石油和化工行業種下了行業科普這粒粟,未來,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的帶領下,化工科普將會植根于行業、扎根于社會,并不斷伸枝展葉,發展壯大。
擁抱化工熱愛化工苑曉博士在向參觀中國化工博物館的同學作認真講解,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來自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初一學生周宇丹青一邊脫下實驗服裝一邊說:“這是我幾年來參加課外實驗課中最好的一堂課...
在信息發達時代,各類謠言的傳播也更加廣泛,化工行業一直是謠言重災區,妖魔化的傳言也讓化工從業者們感到無奈。7月15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主辦,以化工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2017中國石油和...
7月15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在北京舉辦“2017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普論壇”。論壇以“化工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在總結科普聯盟過去一年工作和成績的基礎上,對當前化工科普中的難點和熱點進行...
●2016年6月5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成立。 ●2016年7月,中國化學會舉辦主題為“共同提升化學正面形象”的專題論壇。 ●2016年7月2日,中國化學會在第30屆學術年會期間,...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普聯盟的成立為全行業形成良好的科普氛圍帶來積極影響。業內專家、企業紛紛響應,為“美麗化工”正名,為宣講化工知識奔走;同時,也為科普聯盟未來的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本報記者采訪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