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以下簡稱《促進法》)今天正式施行。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產業園區是經濟發展“主陣地”。筆者以為,對于園區而言,要抓住《促進法》落地契機,主動謀劃各項支持保障措施,將法律條文轉化為可落地的規則體系,為民營企業專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一是破除隱性壁壘,讓競爭更公平。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也是民營經濟得以蓬勃發展的重要前提。園區要深入貫徹《促進法》中關于公平競爭的規定,嚴格落實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認真執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切實保障民營企業“非禁即入”的權利。事實上,個別園區存在著對民營企業的隱形門檻,如在公共資源交易、項目招標等環節,優先考慮國企或大型企業,導致中小民營企業難以公平參與競爭。如今《促進法》已經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園區必須依法全面梳理并消除這些不合理的限制。一方面,要加強對園區內各類招商政策、項目準入規則的審查,確保政策制定過程公開透明,避免出現任何形式的歧視性條款;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對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讓每一家企業都能在同一起跑線上角逐。
二是構建創新生態,讓發展更具活力。科技創新是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促進法》特別強調了對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園區應以此為契機,增強創新要素供給能力,引導民營企業不斷提高“含新量”。一方面,園區要加大對科技創新投入,設立專項扶持資金,鼓勵民營企業開發關鍵核心技術、生產高端新材料;要廣拓渠道幫助企業吸納各類科技人才,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另一方面,園區要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嚴厲打擊侵權行為,為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保駕護航。比如,上海張江科學城開放價值數億元的科研設備共享平臺,企業可按需租用,降低研發成本;又如深圳前海園區聯合銀行推出“數據資產貸”,允許企業以數據資源抵押融資,破解輕資產企業的融資難題。
三是強化服務保障,讓企業輕裝上陣。園區作為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要將服務保障能力打造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優質服務,成為與企業共生、共榮、共享的“合伙人”。要結合園區實際,制定詳細的配套政策。建立暢通有效的溝通機制,主動傾聽民營企業的聲音,了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調整工作方法,確保各項惠企政策精準落地。在基礎服務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交通、水電、通信等配套設施,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便利;要嚴格按照《促進法》要求,加強對民營企業權益的保護,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讓民營企業在園區內安心發展、茁壯成長。
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有效保護,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信心和動力。國家出臺《促進法》,就是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園區作為民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要將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的要求,轉化為每一項公平競爭規則的剛性執行、每一條科技金融生態的賦能措施、每一次服務模式的精準迭代,為民營企業敢于闖、大膽干保駕護航。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了2024年南京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爭當示范引領”先進集體名單,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經濟發展部榮獲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24年,經濟發展部在園區黨工委、管辦的堅強領導下,以....
坐落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東部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近年來成績斐然:2024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工業增加值以20.6%的增速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躋身中國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前10強,綜合...
6月23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零碳園區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江蘇省地方標準。公示期為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7月22日。
6月23日至24日,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大連會客廳”綠色石化產業推介會在天津舉辦。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紹旺,天津市副市長翟立新出席推介會并講話。大連長興島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東作區情和...
近日,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國家標準《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建設導則》(GB/T44710-2024)(下稱《導則》)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