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的北京,盡管大風呼嘯,也絲毫未能阻擋公眾探索科學的熱情。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大院里,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眾科學日活動正在上演——廣場變身“理化嗨劇場”,道路成為“魔術一條街”,超5000名公眾在這里與前沿科技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媽媽快看,哪吒真的會噴火!”在“理化嗨劇場”的舞臺前,一個小女孩興奮地拽著母親的衣角。舞臺上,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胡忠軍研究員正帶領團隊演繹《哪吒來了!解鎖電影里的超能力》科學實驗秀。哪吒三昧真火的燃燒原理、敖丙冰系法術背后的科學奧秘,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實驗一一揭曉。“原來神話里的超能力,都能用科學解釋!”臺下的一位中學生感慨道。
轉過劇場,“魔術一條街”上人頭攢動。在“不怕水的紙”展臺前,工作人員演示防水效果,幾位小學生擠壓彎嘴瓶噴出的水落在紙張表面,變成圓滾滾的水珠滑落,紙張卻絲毫不濕。“這是模仿荷葉表面微納結構研發的環保材料。”現場工作人員提高音量解釋道,他們使用機械化學法對纖維素改性,制備成疏水片狀纖維素,用作紙張防水劑,未來應用潛力無限。
不遠處的“液氮冰激凌”攤位格外熱鬧。科研人員變身“甜品師”,液氮倒入原料的瞬間,“仙氣”升騰,一份冒著寒氣的冰激凌新鮮出爐。小朋友們握著甜筒開心地說:“科學家的冰激凌會刮‘白旋風’!”
這條街上,科學“魔術”層出不窮:沙塔蠕蟲如何“蓋房子”?液態金屬為何能“七十二變”?“奮斗者”號深潛器靠什么材料上浮?光與物質如何“說悄悄話”?30余個互動實驗,涵蓋光化學、仿生材料、低溫物理、晶體激光等多個學科,讓深奧的科學原理變得觸手可及。
走進科研大樓,一個高大的圓筒形裝置前擠滿了觀眾——這是“低溫冷療體驗艙”。“冷療有什么作用呢?”“這么冷會不會凍傷?”此起彼伏的提問聲中,記者決定“勇敢地體驗”一下。
戴上棉手套、穿上雪地靴,記者踏入艙體的瞬間,白色冷霧繚繞。溫度驟降至-120℃,皮膚表面感受到些許涼意,膝蓋關節處稍微刺骨,但出乎意料的是,這種寒冷并非難以忍受。帶著滿肚子疑問,記者在一分鐘體驗完成后追問裝置旁的工作人員,他們笑著解釋道:“-120℃聽起來非常的冷,但體表與低溫氣體之間的換熱沒那么快,冷療時間又通常控制在3分鐘以內,所以體表溫度最低在10℃左右。而且,由于著名的萊頓弗羅斯特效應,也就是濺入液體不會直接潤濕高于沸點的表面,反而會形成一層蒸氣保護膜,這樣就增加了冷療的安全性。”據了解,這種技術已用于運動員康復,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
“這些有趣的互動讓平時‘高深莫測’的科研工作變得親切極了。”記者不禁感慨道。確實,在這場科學魔術秀中,那些實驗室里的精密儀器、論文中的專業術語,都化作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奇妙體驗。當中學生們圍著在磁場中“起舞”的液態金屬討論應用前景時,當老人們在“激光影院”里驚嘆連連時,科研與公眾的對話就在這熱烈的風中徐徐展開。
活動接近尾聲,一個小女孩拉著媽媽的手說:“我以后要發明比哪吒的‘混天綾’更厲害的材料!”或許,這就是公眾科學日最珍貴的意義——讓科學夢想的種子,在一次次互動體驗中生根發芽。
9月16日,由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金科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工業智慧化節水增效推廣活動暨金科環境水蘿卜AI智能體1.0生態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中化新網訊9月18日上午,大連松海石化檢修工程有限公司、撫順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中興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在大連舉行SH010(25-22-2)和SH020(316Lmod)尿素級奧氏體不銹鋼材料新聞發.....
近日,中國化學華陸公司和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榮獲陜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9月10-12日在浙江湖州召開的2025年第三屆中國長時儲能大會上,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其在長時儲能技術和產品研發和應用方面的重要貢獻和創新成果,榮獲2025年“長時儲能先鋒企業”大獎。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萍、曹湖軍與副研究員張煒進團隊開發出新型核殼結構氫負離子電解質,并構建出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氫被認為是未來清潔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以氫正離子(質子....
熱固型樹脂材料的聚硫氨酯-聚硫醚樹脂憑借優異的應力釋放能力,在保持鏡片高透明度與耐沖擊性的同時,大幅降低了因內應力引起的視覺干擾,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加舒適、清晰的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