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過渡的大趨勢下,天然氣成為關鍵的過渡能源。當前,中東地區正在加緊開發天然氣生產,力爭搶抓全球向天然氣轉型的戰略機遇。未來,中東國家勢必繼續實施這一市場戰略,將自身打造為全球天然氣轉型戰略的核心。
根據睿咨得能源報告,自2020年以來,中東天然氣產量已增長約15%。該地區生產商開發天然氣儲量、拓展出口潛力以滿足全球需求的決心滿滿。目前該地區日均天然氣產量約700億立方英尺,得益于沙特、伊朗、卡塔爾、阿曼和阿聯酋的重大開發項目,預計到2030年日產量將增長30%,到2035年增長34%。至2030年,該地區將再新增200億立方英尺/日天然氣產能,相當于當前歐洲總需求量的50%。為把握增長機遇,該地區正籌備大幅提升天然氣出口能力,至2030年將新增100億立方英尺/日出口量,成為歐洲和亞洲新興市場的主要供應方。
市場人士估計,中東新增天然氣產能中約半數將用于滿足本地區內工業需求,剩余部分用于出口,搶占國際市場。卡塔爾、阿聯酋和沙特構成“海灣三巨頭”:卡塔爾北部氣田擴建計劃將使其液化天然氣(LNG)產能提升80%;阿聯酋魯韋斯LNG項目將新增1000萬噸/年產能;沙特正在開發多個大型氣田。這些新增天然氣和LNG主要面向亞歐買家,其中2027年至2030年間購銷協議峰值已達2100萬噸/年。
卡塔爾和阿聯酋的大規模擴能正鞏固該地區在全球LNG貿易中的核心地位,這些項目就是這些國家搶占天然氣市場的強心針,也是天然氣市場的穩定器。隨著長期供氣合同簽署和出口量攀升,中東尋求成為天然氣供應的重要能源樞紐的愿景正在實現。
近日,在新加坡舉行的2025年亞太石油大會(APPEC)上,來自標普全球的分析師表示,亞洲烯烴市場的供應過剩狀況可能需3至4年才能緩解,新增產能投資也在放緩。
9月11日,國際能源署(IEA)表示,鑒于OPEC+成員國的進一步增產,以及非OPEC+國家供應的增加,預計今年全球石油供應的增長速度將快于預期。IEA還表示,2026年石油供應過剩可能會加劇。
近日,SK集團旗下石化子公司SKGeoCentric(SKGC)已暫停與韓國石化工業公司(KPIC)關于出售其在韓國蔚山的石腦油裂解中心的談判。
在近日于上海舉辦的2025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上,埃萬特重點展示其廣泛的合成纖維著色劑與添加劑產品組合,助力紡織行業提升產品性能與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