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是植物最重要的器官。根部最核心的部位是根尖,它能感知外界環境并發出信號,指導植物體的養分吸收、激素合成。我們所熟知的植物五大內源激素中只有生長素主要是由作物上部的新生葉片及新生組織產生的,其他4種植物生長調節物質都是由根尖產生。在這個區域,氧的消耗是整株植物最多的,并存在一種與人類大腦進行信息交換時類似的動作電位信號,因此人們把根尖稱為“植物的大腦”。根深才能葉茂,根系的好壞決定最終的產量和品質。但是每一條新根經過14天的生長周期,其功能會逐漸衰退直至死亡。如何刺激不斷新根產生并保持根系健康非常重要。
植物根細胞的分裂與分化需要生長素和分裂素的共同作用來完成。但由于生長素的主要產生部位是作物上部的新生葉片及新生組織,生長素需要在重力及自身調節的作用下,不斷向根部運輸。此時,根部雖然產生了大量的分裂素,但由于沒有足夠的生長素共同作用,也很難不斷有新根生成,特別是在環境脅迫條件下。此時土壤腐植酸就能發揮很好的后援作用。
腐植酸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已經從大量的試驗研究中得到證實,一般情況下腐植酸對根的刺激作用大于莖葉。研究試驗證明,在水培介質中加入少量的胡敏酸可使玉米根長增加500%,根的干重、鮮重也明顯增加,更多試驗證明腐植酸具有生長素的活性。精細研究表明,胡敏酸對細胞伸長的促進作用比對細胞分裂的促進作用更大,而黃腐酸在細胞分裂方面的效果則更明顯一些。我們在土壤中施入的高活性腐植酸肥料,既含有黃腐酸成分,也含有棕腐酸(胡敏酸)成分,因此可以協同刺激作物不斷產生新根,使作物的根系能夠一直處于年輕健康的狀態,能提高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和利用。
(北京澳佳肥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喬生)
腐植酸資源:在自然界中,腐植酸雖然儲量大,但多不可取,而煤炭腐植酸工業利用成為必然。中國2000億噸風化煤、褐煤、泥炭,賦存腐植酸40%~70%,價值量約300萬億元(按腐植酸鈉1600元/噸計)...
為盡可能地增加糧食產量,中國長期以來對耕地資源進行了掠奪式的開發和粗放式的經營,給耕地帶來了諸多問題:耕地耕層在變薄,有機質含量在下降,同時土壤酸化、鹽漬化、板結化日趨嚴重,而土傳病害在增加。 ...
“互聯網+”行動計劃正在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快速推動著各產業的轉型升級。在“互聯網+”時代撲面而來的今天,“腐植酸+”概念也在漸行漸近,特別是在生態、安全、環保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