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在2016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能效“領跑者”發布暨節能技術交流與推廣會期間,各子行業的能效“領跑者”代表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東營港經濟開發區。
作為2006年4月經山東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東營港經開區是國家級石油化工產業區和“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確定的四大臨港產業區之一,規劃控制面積232平方千米,可持續發展面積466平方千米,主要發展生態化工、現代物流、裝備制造和戰略新興四大產業,現已成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確定的黃河三角洲區域中心港和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東營港經開區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在生態化工產業方面,已基本形成了油頭、化尾、高化身”的石化產業鏈條,原油一次煉化能力1580萬噸/年,打造了完善的碳三、碳四產業鏈條,生產40余種下游產品,初步形成了基礎化工原料、精細化學品、專用化學品等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經濟總量居中國化工園區前十強。園區目前正在加緊推進的200萬噸/年PX、160萬噸/年乙烯等優勢項目,將以乙烯、丙烯、芳烴、碳四等為原料,重點發展苯乙烯、丙烯酸、PMMA、聚碳酸酯、高吸水性樹脂等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打造乙烯、丙烯、芳烴等完整化工產業鏈條?,F代物流產業方面,按照前港后庫、前港后場的模式,先后引進實施了總投資80多億元的中海油、萬通、寶港三大“臨港物流園”,以及中海油1500萬噸渤海灣原油上岸終端項目建設。
在隨后參觀的東營聯合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記者看到,由東營華聯石油化工廠有限公司、山東萬通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聯合出資建設的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立足高端高效設計理念,預計總投資170億元的該項目擯棄了傳統純燃料型工藝路線,采用國際先進技術,著力發展芳烴化工型工藝,重點生產“三苯”以及芳烴下游工程塑料、功能性新材料產品。目前已投資35億元建設完成420萬噸/年渣油脫蠟、230萬噸/年延遲焦化、4萬標方/小時制氫、150萬噸/年混合芳烴加氫等裝置。今年擬投資135億元,著手建設二期項目,主要建設260萬噸/年加氫裂化、440萬噸/年連續重整、25萬噸/年異構化等裝置,堅持走芳烴深加工路線,屆時公司將成為核心競爭力強的芳烴化工企業,東營港經開區將形成年產值超千億元的化工產業園。
烈日當空,吊臂林立,75噸的裂解爐爐前管廊框架在30.4米高空嚴絲合縫地安裝在預定位置,標志著撫順高新區年產80萬噸乙烯裝置脫瓶頸改造及能效提升項目的又一項關鍵施工節點順利完成。與此同時,熱電聯產項目...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門近日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5年度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推薦工作。本次推薦范圍將聚焦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輕工、紡織等行業,具體包括....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2025年度國家工業節能監察任務清單,確定2025年度工業節能監察任務2797家企業。包括鋼鐵、煉化、合成氨、水泥、電解鋁、數據中心等重點行業領域能效專項監察2590家企業,...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GB19762-2025《離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該標準將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實施。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雄厚的技術積淀與行業....
5月27日,從中國石油渤海鉆探公司獲悉,近日,由渤海鉆探公司自主研發的DML智能綠電系統高效應用于鉆井營區,實現了營區不間斷供電,單套日發電量大于600千瓦時,兩套系統已累計發電66.28兆瓦時,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