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農歷正月初十,《中國化工報》記者來到山西豐喜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臨猗分公司。年味兒還未散去,辦公樓門口懸掛的紅燈籠宛如跳躍的火焰,給人一種振奮的感覺。
走進總控室,記者見到了該公司副經理謝紅飛。他正盯著總控室的大屏幕,了解尿素、三聚氰胺等產品的生產情況。由于尿素裝置連續生產的特性,春節期間豐喜臨猗的生產依然正常進行。
圖為車間負責人在介紹尿素生產情況。(閆俊榮 攝)
“豐喜臨猗是一個擁有50多年發展歷史的老氮肥企業,國內尿素市場供大于求,競爭激烈,行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為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我們依托自身技術和資源優勢,拓展了尿素下游產品三聚氰胺。在尿素市場價格波動時,我們能夠通過靈動調產分散風險,從而增強企業整體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謝紅飛告訴記者。
“近來尿素價格持續處于低位,因此豐喜臨猗決定減少原料液氨向尿素生產系統的分配量,增加向三聚氰胺生產系統的分配量,降低尿素產量,保證三聚氰胺實現最大負荷生產。”謝紅飛介紹說,春節期間,三聚氰胺下游企業放假停工,三聚氰胺銷售遇阻,但考慮到春耕時節尿素需求增加,1月31日,該公司又及時將三聚氰胺調整至最小負荷生產,增加尿素生產。
走進三聚氰胺生產現場,只見包裝袋完成計量裝料后,自動落袋,隨后叉車迅速將其轉運到倉庫區。
“三聚氰胺包裝機采用的是噸包裝和25千克小袋包裝,我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自由切換,不但避免了不必要的包裝材料消耗,還減少了因包裝不適配導致的產品浪費,促進資源利用最大化。”謝紅飛說。
目前,豐喜臨猗三聚氰胺產能達到10萬噸/年,在企業調產增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三聚氰胺產業鏈的拓展并非一帆風順。
“以前,大顆粒尿素切換三聚氰胺生產一直存在矛盾點。在生產大顆粒尿素時,為達到要求,生產系統會添加醛類物質,但三聚氰胺生產工藝恰恰相反,要想把大顆粒尿素生產系統直接切換成三聚氰胺生產系統十分繁瑣。年前我們通過技術改造,成功破解了這一難點,為公司2025年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了重要保障。”謝紅飛說。
降本增效是企業發展永恒的主題。豐喜臨猗通過原料、燃料等替代,不斷推動降本增效工作落到實處。“以前,我們用半水煤氣作為三聚氰胺熔鹽爐燃料。春節前,公司新建成一個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實現了LNG對半水煤氣的替代。經過一個月試生產測算,每噸產品生產成本降低40元。這項舉措也成為公司2025年節本增效的新途徑。”謝紅飛說。
春節后,尿素春耕保供工作陸續展開。走進倉儲中心,記者看到兩輛叉車正在為一輛尿素運輸車裝車。“尿素完成包裝后,通過輸送帶直接進入運輸車箱,這種方式簡單高效。”謝紅飛告訴記者。
走訪中,豐喜臨猗靈動調產提效的種種實踐,讓記者真切感受到一個老氮肥企業堅守初心和勇于革新的精神。回首望去,3座高聳入云的尿素造粒塔矗立眼前,正如豐喜臨猗邁著穩健有力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屬于他的春天!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