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并造成了人員傷亡。教訓深刻,再次為化工行業安全生產敲響警鐘。痛定思痛,我們更需深刻認識到,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必須向科技要答案、向智能要效能?;@區亟需深化智能化網絡建設,推動安全防護體系從“事后追責”向“事前防控”深刻轉型,筑牢本質安全根基。筆者以為,化工園區應聚焦以下方面,為園區安全構筑數智“護盾”。
一是變“人防”為“技防”,構建全域感知網絡?;@區企業密集、危險源集中、危險品種類繁多,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目前還有很多企業依賴人力進行監護,因效率局限、視野盲區而力有不逮。破解這種“看不住、管不全、管不好”的難題,關鍵在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風險感知網絡。這不僅是技術疊加,更是安全理念升級。我們看到,安徽定遠鹽化工業園通過智慧管理系統,精準追蹤管控“移動的危險源”——?;愤\輸車輛。實踐表明,依托5G、物聯網等技術織就的智能感知網,正成為實時掌握生產運行細節、精準預警潛在風險的“神經末梢”,全方位提升安全防護精準度。
二是變“經驗”為“數據”驅動,實現智能分析決策。海量數據采集僅是第一步,其核心價值在于轉化為洞察風險、輔助決策的研判。現代智能安防系統正通過融合歷史案例庫與實時監測的壓力、液位、可燃氣體等數據,實現風險動態評估與精準預警。這超越了經驗判斷的局限,走向了數據驅動的科學防控。例如,智能巡檢機器人不僅替代人工,更依托大數據分析,能提前預判設備故障,大幅提升預警時效性和運維效率。河南陜州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化工園區構建的“1+3+N”智慧管理體系,集成安全、環保、應急功能,通過部署傳感設備和智能定位,實現了人員軌跡精準追蹤、電子圍欄高效管理,并對園區內海量監測點數據進行動態風險評估與分級預警,將孤立的數據串聯起風險識別、評估、預警、響應的決策鏈條。
三是變“被動”為“主動”,打造全流程閉環安防系統。真正的智能化安防,絕非止步于預警,其精髓在于構建覆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這意味著預警信息能自動觸發響應機制,資源能精準高效調度,處置過程可追蹤復盤,形成風險防控的完整鏈條。遼寧移動“遼企慧”平臺在盤錦遼濱經開區化工園區的應用,便是這一理念的生動體現。其打造的“事前監測預警+事中動態處置+事后復盤研判”模式,成功實現了對上千個危化品儲罐的智能化監管,顯著提升了調度效率和監管能力,降低了成本。這種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預防、從應急處置到閉環管理的轉變,是智能化賦予安全管理的深層變革。
持續推進智能化網絡建設,以科技之力織密安全防護網,方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當智能感知的觸角深入園區每個角落,當數據流匯聚成洞察風險的智慧之眼,當閉環管理貫穿于防控全周期,化工園區便如同構筑起一道堅實的數智化“護盾”。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革新,更是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了2024年南京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爭當示范引領”先進集體名單,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經濟發展部榮獲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24年,經濟發展部在園區黨工委、管辦的堅強領導下,以....
坐落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東部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近年來成績斐然:2024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工業增加值以20.6%的增速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躋身中國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前10強,綜合...
6月23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零碳園區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江蘇省地方標準。公示期為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7月22日。
6月23日至24日,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大連會客廳”綠色石化產業推介會在天津舉辦。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紹旺,天津市副市長翟立新出席推介會并講話。大連長興島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東作區情和...
近日,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國家標準《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建設導則》(GB/T44710-2024)(下稱《導則》)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