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這個詞,去年以來出現的頻率很高。
起初,“內卷”是網絡上年輕人用來形容一種在工作時不知勞逸結合,甚至于為此放棄身體健康的狀態。他們會略帶幽默地表示:“同事一個人做了三人份的工作,‘卷’到我了。”
今年,“內卷”走進了人民大會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更是一錘定音: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
“內卷式”競爭,指的是行業內部的非理性競爭狀態。處于這種狀態的行業,低水平價格戰頻發,在低利潤下運營的企業往往會減少在技術研發、質量提升、員工福利等方面的投入,最終導致資源被大量浪費,企業利益受損,行業發展停滯不前。同時,消費者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
去年記者在參加凈水劑行業討論會時,就聽到這樣的聲音:“現在‘內卷’太嚴重了,部分同行以次充好、偷工減料,低價銷售質量根本不達標的產品,讓嚴格按照標準生產產品的企業無法生存。長此以往,甚至會危害飲用水安全。”
在“內卷式”競爭中沒有贏家,必須立即叫停。但要想行之有效地整治“內卷式”競爭,還得弄明白——為何有如此多的行業陷入“內卷”?
從“內卷”的主體來看,一方面,部分企業以“跟風”心態規劃項目,盲目追新逐熱,項目建成后為了開工不得不壓低價格,比如近年來屢次亮起“內卷”紅燈的光伏行業;另一方面,部分行業正面臨轉型“陣痛”,既有市場飽和,增速放緩,企業為追求市場份額一再壓價,以至于影響產品質量,在全行業形成惡性循環。
從“內卷”的推手來看,部分地方政府忽視當地產業鏈發展實際情況,看哪個熱門就推動哪個上馬,這既給政府帶來投資風險,又讓行業陷入同質化競爭。
去年以來,要整治“內卷式”競爭的聲音頻頻傳出,用詞從去年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防止”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整治”,不僅體現出整治“內卷”的緊迫性,也給地方和企業提了個醒:要盡快停止“內卷式”競爭,讓企業、行業乃至地方經濟真正回歸到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健康軌道。
今年1月7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明確,各地區不得突破國家規定的紅線,違規實施財政、稅費、價格、土地、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日前,《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也表示,今年的重點工作是在繼續落實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強化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基礎上,推進統一的基礎制度規則、統一聯通的市場設施、統一的要素資源市場、統一的商品服務市場、統一的市場監管。同時,要進一步規范地方經濟促進行為、招商引資行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真正破除地方保護。
而在企業方,恰是在“陣痛”期,才更應謀求破局的出路,而不是在低價“內卷”的惡性循環里畫地為牢。要多思考,是否可以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實現降本增效?是否可以通過精準定位市場需求實現差異化競爭?是否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拓展新的下游應用場景……
事實上,就石化行業來說,近幾年已經有不少行業及企業注意到“內卷式”競爭帶來的惡果。部分企業努力作為,奮力擺脫“內卷”泥淖,他們或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或通過創新推出新產品,或產業轉型另辟新賽道。
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這是最大的資源之一。而身處這一市場中的行業企業,也應以堅定的信心、破除困難的勇氣、長遠謀劃的智慧來發現機遇、擁抱機遇。競爭不可避免也不應避免,但如何競爭,我們都應該好好想一想。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