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6月5日-7日,來自無機硅化物及相關配套領域的近百名精英企業家、專家相聚安徽宣城,參加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無機硅化物行業低碳發展高峰論壇,研討交流、加強合作、互學互鑒、共謀產業低碳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原副司長、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首席專家袁隆華介紹說,2024年我國無機硅化物行業生產經營態勢基本平穩,甚至出現了上半年逆勢拉漲的行情。全年來看,總產量同比基本持平,企業平均開工率69%,較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全行業產品價格基本平穩,白炭黑等主要無機硅化物產品價格變化不大;硅酸鈉企業眾多,產品價格在下半年出現下降。在成本端,原材料價格波動頻繁、能源價格上漲以及環保治理成本大幅增加,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部分企業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拓展新興市場等方式積極應對,基本保持了整體平穩運行。行業整體效益尚可,未出現明顯下降,這對行業發展信心是有效的提振。去年無機硅化物行業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嚴峻復雜的形勢下,仍取得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成績,這是全體行業同仁齊心協力、砥礪奮進的成果結晶。
袁隆華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復雜嚴峻,有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有“內卷式”競爭的困境,亦有Deepseek和殲10C、霹靂15的驚世尖峰時刻。化工行業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面臨三大挑戰。一是行業持續穩定增長壓力加大,供給側,全球產能加速擴張與加速釋放疊加。需求側,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緩慢,我國房地產等下游需求增速放緩;二是污染治理與減碳疊加,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壓力巨大;三是技術封鎖與供應鏈安全疊加,關鍵核心技術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原有的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模式難以為繼,國內部分高端化工產品不能自給,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面臨挑戰。
同時,全行業也面臨三大機遇。一是制造業整體向高端化躍進,新賽道創造化工新需求,新能源、低空產業、機器人、生物制造等新興領域將保持高速增長,高端化工產品需求將更加旺盛;二是高效綠色低碳技術、新信息技術和新能源等快速發展,AI正在推動新化學品合成,化工新工藝新產品密集涌現,為行業高效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提供了轉型空間;三是全球化工產業布局迎來大調整,“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實施,為我國產品出口提供了新的市場空間。
袁隆華指出,全行業一定要正確認識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栗歆指出,一方面在中美關稅博弈中,隨著我們無機硅行業應用領域不斷延伸,還會繼續呈現增長的態勢,發展仍然是硬道理,但要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后的產能將會向著可控可調的方向發展,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也是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隨著AI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方方面面都會給我們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推動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資源是有限的,循環是無限的,全行業一定要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會長、無機硅化物分會會長周法海在會上分析了行業發展現狀,他指出,當前國際經濟環境處于劇烈動蕩之中,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俄烏沖突帶來的連鎖反應不斷,諸多不確定因素充斥其間,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國內經濟同樣面臨困境,消費市場活力不足,經濟增長動力匱乏。房地產行業下行壓力加大,出口渠道受阻,由此引發鋼鐵、建材、地磚等相關行業經營形勢急轉直下。不過,無機硅化物行業卻因搭上國內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順風車”,在市場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全行業自動化智能化不斷升級,眾多企業在改造擴產時同步完成DCS自動化控制建設,大幅提升生產效率與精準度。氣電結合技術應用,提高了熔化率。綠色低碳小型節能窯爐專利產品的開發成功,為行業發展提供新方向。
泡花堿企業積極推進窯爐改造,擴大熔化面積,產能增長顯著。今年前5個月,泡花堿產業的開工率約達80%,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通過窯爐技術改造和自動化水平提升,企業的單位能耗顯著下降。燃料替代方面,湖南省在2024年完成泡花堿生產煤改氣工作,安徽省也將在2025年底前完成煤改氣任務。
隨著全氧燃燒技術的普及,采用全氧燃燒技術的企業數量增多,山東辛化、福建阿福硅積極應用,南平元禾建設的全氧燃燒技術窯爐也將于今年9月點火開車。部分企業還對全氧燃燒后的尾氣進行碳捕集,回收二氧化碳用于碳化法白炭黑生產。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部分企業開展原料創新,采用生物質原料稻殼灰替代石英砂,或利用礦產企業尾礦固廢、石英砂生產后的尾砂生產低碳泡花堿。
白炭黑產業,碳化法生產取得重大突破,南平元禾的碳化法白炭黑生產裝置日產達到設計能力的80%,并且實現了廢水碳酸鈉回收的循環經濟模式,減少了廢水排放。福建正元、無錫確成等企業也在積極研發當中。無錫確成、山東聯科等企業積極探索低碳生產,正在開展采用低碳泡花堿生產低碳白炭黑的試車工作。白炭黑產業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高分散產品作為綠色輪胎認證產品,其在白炭黑產品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彰顯國內企業研發能力逐步提升。企業的國際化布局開始加速,海外建廠趨勢愈發明顯,東南亞、巴西成為熱門選址地。下游輪胎企業也有意向在海外建設白炭黑工廠,僅越南、柬埔寨就有7家中國輪胎工廠。頭部企業優勢凸顯,以白炭黑為主業的無錫確成、山東聯科、福建遠翔、湖南凌瑋、廣東金三江等上市公司,憑借雄厚資金實力與高科研投入,在行業競爭中遙遙領先。
硅溶膠是硅化物幾大產品中增長最為迅速的品類,2025年硅溶膠產能有望突破100萬噸。硅膠方面,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生產經營面臨挑戰。偏硅酸鈉的弊端在于項目批復流程煩瑣,生產、運輸環節受到嚴格管控;優勢則體現為新上產能較少,市場競爭壓力有所減弱。憑借科研大樓投入使用與產學研深度結合的發展模式,洛陽建龍在分子篩行業中穩居領軍地位,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論壇會上,企業家和專家們紛紛暢所欲言,建言獻策,分享企業在節能減排、提質增效方面的新技術、新成果,并表示要積極踐行綠色發展,共創行業美好未來。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