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14時許,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鎮哈素海水庫上空細雨綿綿,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心中原油田隊的隊員們正冒雨對排澇設備細致巡檢。雨水打濕了他們的搶險救援服,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專注。這是該隊在此地執行排澇搶險任務以來,應對雨季天氣的日常工作場景。
圖為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原油田隊正在排澇。(魏園軍 攝)
8月20日,接到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指令,中原油田隊聞令而動,第一時間調集精兵強將和大型排澇設備千里馳援哈素海水庫。隊伍同步高效啟動應急保障體系,確保前方盡力,后方給力,專家助力。該隊通過通信指揮車實時連線現場,實現前后方信息無縫對接、指令即時傳達;餐飲車與宿營車迅速部署,為連續奮戰的隊員提供輪休場所和基本生活保障;隨隊醫生全程駐守,每日開展健康巡查,及時處理身體不適等突發情況,確保隊員在高強度作業下保持良好狀態。
抵達現場后,隊員們克服連續作戰的疲勞,立即投入排澇搶險工作中。他們科學制定排澇方案,精心選擇設備停放位置,合理鋪設排澇管線,確保排澇工作高效推進。隊伍積極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應急指揮協調體系,不僅與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建立常態化信息報送與會商機制,每日匯報排澇進展與險情動態,還主動融入地方應急搶險工作框架,同當地應急管理部門保持密切聯動。通過建立聯合指揮工作群、共享實時水情數據、參與每日汛情研判例會,隊伍實現了“上下貫通、左右協同”的高效運作模式,確保排澇策略既能夠貫徹上級指令,又可快速響應現場變化。
在搶險過程中,該隊注重安全管理,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建立全方位現場安全監控網絡;針對雨季作業特點,加強對設備的防水防潮檢查,定期進行運行參數記錄和故障排查;遇到降雨等天氣,巡檢工作仍然有序進行,確保所有設備在潮濕環境下安全穩定運行。
據最新統計,截至8月26日12時,該隊已累計排澇162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哈素海水庫的防汛壓力。
在新疆建設兵團第八師一四九團九連九豐合作社的140畝花生示范田里,翠綠的秧苗正迎風搖曳,飽滿的莢果悄然藏于土中,一幅生機勃勃的豐收圖景徐徐鋪展。這片充滿希望的田地,正是新疆天業集團全生物降解地膜花生種...
8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經發布,便迅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下半年以來,蘭州石化機電儀運維中心機修四部持續開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活動,引導職工從細節入手,樹立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理念,全面排查各類安全風險隱患,以實際行動守護化工生產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