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3月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現場多位外國記者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期待通過兩會了解中國未來發展藍圖。
此次發布會不僅吸引了大量境內記者,還有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埃塞俄比亞、巴西、斯洛文尼亞等國家的記者踴躍報名參加。被問及最關注的兩會議題時,“經濟發展”“國際事務”成為外國記者口中的高頻詞匯。
“中國在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有何規劃?未來將制定什么戰略來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來自巴西勞動者電視臺的毛路,是第一個在此次記者會上提問的外媒記者。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他說,“之所以最關注這個話題,是因為我注意到,去年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個表述很有意思。而且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中,我們看到個別大國越來越傾向于保護主義,而中國在積極推動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尤其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特別是在推動與非洲和拉美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方面,中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位獲得提問機會的外國記者,是來自埃塞俄比亞芳納廣播公司的記者阿費沃爾克。他最關注的是全國政協開展了哪些對外交往活動。2024年,阿費沃爾克不僅在華參加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采訪工作,還參加了“進政協”活動。他認為中國的兩會不僅是中國的大事,對世界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來自斯洛文尼亞《勞動報》的記者莫伊察·皮舍克說,這是她第一次參加中國的全國兩會報道。她注意到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因此,今年的兩會,意義也格外特殊。她最期待在此次兩會中了解未來五年中國在國際社會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來自斐濟廣播公司的尼基爾·庫馬爾也是第一次參加兩會報道。“我最關心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以及國際政治話題,這不僅對中國很重要,對世界也很重要。中國的發展經驗對于世界其他國家來說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庫馬爾說。(完)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 在世界各地,華僑華人通過不同方式關注中國兩會動態,感知中國發展脈搏。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們表示,“中國經濟新機遇蓬勃涌現,海內外中華兒女底氣....
埃及官方媒體《消息報》總編輯烏薩馬·賽義德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鼓舞人心的榜樣”,中國發展經驗尤其堅持開放合作,值得全球南方國家借鑒。??賽義德指出,中國提出一系列重...
??春潮涌動,萬物勃發。中國進入“全國兩會時間”。??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世界矚目中國兩會,期待從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浪潮中汲取創新增長新動能,從中國高水....
浩蕩春風中,中國迎來了2025年全國兩會。 過去一年,成績亮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30萬億元,增速達到5%,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新產業新業態競相涌現,智能制造、智能產品日新月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