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國煤科煤科院自主研發的“煤氣水內循環減量化技術”順利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權威技術鑒定,在工業燃氣煤氣水處理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的關鍵突破,為分布式工業燃氣常壓固定床氣化爐用戶帶來綠色發展生機,展現出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鑒定會專家組由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湖北省陶瓷協會等7名專家組成。專家組表示,該技術創造了生產流程自凈化的新模式,為工業燃氣領域常壓固定床氣化裝備提供了全新的綠色轉化路徑,對推動行業減污降碳、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技術針對建陶、鋁業、鎂業、玻璃等分布式工業燃氣領域存在的含酚煤氣水低成本處理難題,首創“余熱驅動——物質內循環”技術路徑,通過多界面傳質器、梯級換熱器等核心設備,將氣化粗煤氣余熱轉化為系統驅動力,使高污染含酚煤氣水在經過熱化學轉化后,直接作為氣化劑進行回用,系統構建起“污染源即資源”的閉式循環體系。依托該技術,煤科院于2023年11月在烏蘭察布建成運行的首臺套示范裝置正持續釋放生態紅利,目前已累計處理3臺20萬Nm3/d規模氣化爐煤氣水近萬噸,實現含酚煤氣水減量90%以上,新鮮水耗降低50%以上,煤氣水處理成本降低80%以上,每年為企業節約含酚煤氣水處理成本近千萬元。
據悉,目前全國在陶瓷、建材、鋁業等多個行業有近千臺常壓固定床氣化爐,每年預計產生300多萬噸煤氣水。煤科院“煤氣水內循環減量化技術”通過化工行業的權威技術鑒定,將為工業燃氣常壓固定床氣化爐節能改造、降本增效提供可復制的解決方案,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國半廢鍋煤氣化裝置運行誕生一項新的世界紀錄。截至9月11日,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2000噸級半廢鍋航天粉煤加壓氣化裝置(下稱“半廢鍋航天爐”),在安徽昊源化工集團五...
為積極響應河南能源募捐倡議,弘揚愛心慈善文化,引領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傳遞社會正能量,9月8日~11日,河南煤氣化公司組織了“2025年久久公益節·困難人員救助工程”公益募捐活動。各級領...
9月5日,天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虎熱情接待了山西省化工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毛寶琪、貴州航天邁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坤一行,雙方就航天邁未煤氣化技術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
記者昨日從陜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合作完成的“基于富氧燃燒的低溫干餾荒煤氣提質成套技術與產業化”通過了中國煤炭學會科技成果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標志著我國在煤炭深加工分...
為切實提升職工技能水平、搭建技術交流平臺,8月28日,河南煤氣化公司2025年維修電工技能競賽決賽在河南開祥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圓滿落幕。此次競賽由煤氣化公司主辦,開祥化工承辦,競賽自啟動以來便得到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