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尼龍新材料開發區的河南神馬錦綸科技有限公司一派忙碌景象。“公司年用水量12萬立方米,接入尼龍城水務公司工業用水后,年節省10多萬元。”該公司副總經理劉曉光表示。
這是平頂山市優化園區要素成本的一個縮影。據了解,今年5月,平頂山市優化園區要素成本的做法,被確定為河南省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改革典型案例。推薦詞寫道:“平頂山市針對企業生產要素成本制約難題,完善頂層設計、多點發力降本增效,推動水、電、氣等要素成本持續下降,吸引大批上下游企業集聚,規模效應不斷放大,對全省產業園區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工業用水:開源節流顯成效
“園區供水成本居高時,企業用水價格達2.9元/立方米。要素成本高一分,企業競爭力就弱一分。”尼龍新材料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明毓說。近年來,平頂山市緊抓國家級水網先導區建設機遇,統籌全域水資源,大力推進水系連通,加快燕山水庫引水、北汝河引水、東部地區工業用水等項目建設,開源節流踐行節水治水思路。
2021年,尼龍新材料開發區2萬噸/日工業水廠建成,陸續向尼龍科技公司、簾子布發展公司、神馬錦綸科技公司等企業供應工業用水。隨著發展步伐加快,工業用水需求急速上升,園區積極實施補水方案。2023年,葉縣南水北調水廠至尼龍城管網工程通水,鋪設管網12.88千米,設計日供水3萬立方米,既滿足了供水需求,也為未來用水夯實了基礎。
“截至目前,尼龍新材料開發區56家企業共享這份實惠,累計節省用水成本1588萬元。水網連著產業鏈,穩定供水不僅降本,更讓園區在招商引資時多了底氣。”劉明毓表示。
綠電試點:“源網荷儲”降成本
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將陽光轉化為綠色電力,源源不斷輸送到園區車間——這是尼龍新材料開發區獨特的風景線。
走進簾子布發展公司化纖生產車間,高速運轉的紡絲設備在綠電驅動下精準作業。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通過接入綠電與優化配網,節約電費20多萬元。
尼龍新材料開發區是河南省首批7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中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工程的園區之一,增量配電源網荷儲項目規劃總投資約46.2億元,計劃2027年全部建成投運。目前,建成的50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累計發電約3000萬千瓦時。第二座110兆瓦變電站、配套儲能等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
綠電不僅省錢,更能“增值”。平頂山中科瑞景氣體有限公司是外向型企業,采用綠電生產后,產品在歐盟市場更易通過環保認證,每年節省50多萬元電費的同時,訂單量增長15%。“出口時無需為碳足跡擔憂,這是比降價更寶貴的優勢。”該公司負責人說。
這樣的綠電輸送案例,正在開發區56家企業同步上演。自2024年起,園區為企業降低電價0.003元/千瓦時,至2024年底增量配電網度電價較國網同期售電價格降低0.035元/千瓦時,2024年園區共降低企業用電成本212.56萬元。
天然氣:管通價優保穩定
“管道壓力穩,價格還低,我們擴產更有底氣。”河南神馬普利材料公司副總經理趙曉東說,車間使用的天然氣價格比市場同類供應低1.5元,一年能節省一大筆費用。這份底氣,來自尼龍新材料開發區有力的氣源保障。
據了解,2022年底,尼龍新材料開發區葉縣大營尼龍城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竣工。尼龍城燃氣公司拿下中海油一級用戶資格,直接對接低價氣源,將價格壓至3元以內,創全省最低。
“以前氣源單一,現在雙向供氣,還能拿到一手價。”尼龍城燃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東興介紹,該公司的使命就是為園區企業提供優質低價的天然氣。
氣源保障不止于此。3月,平頂山鹽穴儲氣庫項目開工。項目建成投用后,每年可穩定供氣1.4億立方米,每立方米天然氣再降0.3元,年省4200萬元。
劉明毓表示,降低要素成本不是簡單讓利,而是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釋放生產力。隨著尼龍新材料開發區水電氣價格持續下降,企業負擔切實減輕,千億級產業藍圖正加速蛻變為實景。
9月10日,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紀檢監察工委領導接訪室揭牌運行。珠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區管委會主任侯文濤,珠海經開區黨工委委員、區紀檢監察工委書記許燚出席揭牌儀式并座談。
近日,云南安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召開專利轉化促進項目獎勵扶持專家評審會,旨在通過專業篩選與資金支持,加速專利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近日,江蘇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創新推行“統戰+商會”雙輪驅動模式,將其作為推動化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