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北京陽光和煦,北京化工大學2025年校園開放日如約而至。踏入昌平校區,現代化的教學樓群間,智慧教學的生動圖景徐徐鋪展:星羅棋布的智慧教室、跨越校區實時互動的“云課堂”,還有將現代化工業裝置“搬進”實驗樓的虛擬現實(VR)技術……在這所以化工學科為特色的高校里,一場教育變革正悄然發生,傳統教學模式被賦予全新活力。
漫步校園,濃郁的科技氣息撲面而來。北京化工大學目前已建成256間智慧教室,涵蓋常態化錄播智慧教室、智慧互動研討型教室、多功能智慧大講堂以及多網融合線上線下空中課堂等多種類型。這些教室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打破了多址辦學的空間壁壘,實現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讓不同校區的師生得以同上一堂課,開啟跨地域的知識交流之旅。
走進任意一間智慧教室,都能發現其中的“科技密碼”。教室四周的屏幕可根據教學需求靈活組合。授課時,教師輕點平板電腦,課件便能瞬間同步至所有終端;學生小組的討論成果也能隨時投屏展示,教師還能在屏幕上批注講解。教室里的桌椅同樣“暗藏玄機”,可自由組合營造出多元的學習環境,助力學生沉浸式學習。這些創新設計正全方位重塑著“教”與“學”的每個環節。
在校園里,智慧教學控制中心堪稱整座智慧教學體系的“智慧大腦”。憑借數字化與智慧化技術,它統籌指揮著全校智慧教室的運行與維護。這套功能強大的智慧教學系統,能同時滿足全校2萬余名師生的教學需求,為高效教學提供堅實保障。
此次開放日的“明星展區”,當屬數字化智能教學未來中心。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長達8米的巨型弧形屏幕。戴上VR眼鏡,記者仿佛瞬間“穿越”至化工廠生產車間,立體的管道、反應釜清晰可見,連操作按鈕的紋理都纖毫畢現。依托數字孿生系統,這里能模擬90%以上的化工實操場景,學生在虛擬環境中操作,卻能收獲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真正實現了從虛擬到現實的跨越。
在虛擬仿真實訓區,一場別開生面的云上“應急演練”正在上演。通過實際演示,記者看到指導老師帶領學生一邊講解,一邊隔空操作,只需輕輕揮手,屏幕上反應釜的溫度、壓力參數便隨之變化。虛擬設備的操作邏輯與實體設備完全一致,確保實踐實訓與實際需求精準對接。
思政課堂也在智慧技術的加持下煥發新活力。在“長征之路”VR體驗區,學生們借助虛擬現實技術“重走”紅軍長征路,曾經書本上的雪山草地變得觸手可及,艱險歷程變得可感可知。這種沉浸式教學讓歷史事件“活”了起來,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
“太神奇了!”一名中學生在體驗完VR化學實驗后,難掩興奮。開放日當天,像他這樣被前沿教學技術吸引的參觀者超5000人。離場時,許多人頻頻回首,希望將這充滿未來感的教學場景深深印刻在腦海中。
當VR技術讓化工設備觸手可及,當云課堂打破時空界限,當大數據實現精準教學,教育的未來已然到來。北京化工大學的實踐充分證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人才培養的全流程。在這里,我們已然窺見了未來教育的模樣。
中化新網訊7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現代石化專業賽新聞發布會在湖南岳陽舉行。本次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岳陽市政府聯合舉辦,主題為“綠創石化,智領未....
近日,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邁出了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步伐。
中化新網訊日前,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控技術)聯合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三寧),利用工業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硫磺制酸車間的智能化、無人化方面實現突破,人工操作頻次從過去....
近日,采用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外給電子體技術,國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GX2026S聚丙烯新牌號產品在用戶工廠實現連續長周期穩定生產地毯絲,產品拉絲速度達2600米/分鐘,超客戶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