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公布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第二批)入圍單位名單。蘇州14家單位累計獲15個席位,成為全國入選項目最多的城市,不僅占全國總數17.4%,更包攬了江蘇省75%的入選項目。
本次揭榜中,沛嘉醫療牽頭攻關的微納米纖維復合材料成功入選,成為蘇州生物醫用材料創新力量中的亮點之一。“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心臟瓣膜產品大多來源于動物組織,如牛心包等,其耐久性通常只能維持10至15年,且動物源材料存在一定的排異風險。”沛嘉醫療結構事業部研發副總裁儀克晶說,沛嘉醫療這項新材料技術最大的突破在于采用非生物源、無機的高分子材料,制造出能完美模擬人體自體瓣葉各層材料功能的瓣膜,不僅能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且預期使用壽命遠高于目前的生物源瓣膜材料。目前,沛嘉醫療的高分子瓣膜已完成臨床前動物實驗。
海望醫療自主研發的新型材料嵌段聚醚酰胺樹脂,則有望打破醫用高分子材料進口依賴。海望醫療總經理劉繼勇介紹說,這一材料可用于制造三類醫療器導管,包括外周血栓抽吸導管、微導管和指引導管等。長期以來,國內這類高端醫用材料市場幾乎被法國企業壟斷,市場規模高達百億元。海望醫療此次入圍“揭榜掛帥”,有望實現國內首個外周血栓抽吸導管在高分子材料應用上的突破。
近年來,為鼓勵新材料研發與示范應用,蘇州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出臺《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并配套提供認定支持和資金獎補,極大激發了企業投身關鍵材料研發的熱情。截至目前,新材料產業已成為蘇州繼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之后的第三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9月8日,岳陽隆興實業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丁基鋰裝置現場,一輛裝載15噸20%濃度丁基鋰產品的槽罐車駛離裝車站臺,首次銷往千里之外的海南巴陵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近日,由微軟支持的Lumenisity研究團隊宣布,其研發的新型空芯光纖實現了有史以來最低的信號衰減水平。這一成果于9月1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光子學》(NaturePhotonics)上。
近日,浙江世倍爾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其全球首套生物基1,5-戊二醇工藝在舟山基地試驗成功。該工藝采用全球首創一步加氫技術,裝置規模3000噸/年,產品純度超99.5%,色度小于5,水分含量小于0.1%。
?“過去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最頭疼的就是標簽撕不凈、油墨洗不掉、結構拆不開,不少再生料只能‘降級’使用,甚至無法回收再生。”在近日于寧波舉辦第八屆中國國際塑料循環展上,中國合成樹脂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