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工作的24年里,金海鈦業二期后處理車間主任杜長行一共經歷了兩次轉型:從車隊駕駛員到安全科副科長再到車間主任。“每一次轉型的壓力都很大,這是我必須克服的困難,只能學習學習再學習。”近日,杜長行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說。
參加工作以來,為了跟上企業的發展,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內容,杜長行持續學習,日拱一卒,終功不唐捐,以優異的成績和突出的表現,獲得2023年度魯北集團“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初識魯北——敢為人先的車隊駕駛員
2000年,杜長行帶著對未來的憧憬進入魯北鹽化車隊。彼時,杜長行所屬的貨運車隊負責將工業粗鹽運至碼頭,經碼頭裝箱后運往河北、天津以及北京等各地。
“這份工作主要的難點在于修車和倒車兩部分。”杜長行回憶道,由于部分車輛老舊,有可能在路上拋錨或者出了別的問題,需要駕駛員能夠進行簡單修理。此外,去碼頭卸貨都有固定的位置,對倒車入庫精度要求較高,加上貨車的反光鏡跟私家車相比區別較大,可謂難上加難。
怎么辦?“多看多練唄。”杜長行說,“平時休息時,看看書增加專業知識;車空閑時,勤加練習增加手感;再一個是向老師傅們多多請教。”歷經半年的磨煉,他終于可以單獨上路了。
離開車隊已經十幾年,可問起做過最正確的決定,杜長行脫口而出的還是那次硬著頭皮裝貨的經歷。那是車隊第一次面臨集裝箱裝船任務,因為沒人接觸過,大家都不敢輕易嘗試,工作就被暫時擱置了。
“出口合同都已經簽訂,不裝不行。這可以說是一次冒險。”杜長行站了出來,得益于平時自學叉車經驗,開啟了車隊裝卸集裝箱的序幕。“雖然過程算不上是完美,但好在有驚無險。”杜長行說。
2012年,杜長行調入金海鈦業一期建設指揮部,負責后勤車隊的籌建和管理工作。他還利用下班時間自學,考取了助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獲得了首次工作轉型的“鑰匙”。
首次轉型——細致謹慎的安全科長
2017年,杜長行被任命為金海鈦業安全科副科長。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轉型,從駕駛員跨界到安全科,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作為安全科副科長,他的工作內容就是負責公司內部安全生產、設備運轉防護等,工作內容涉及面廣,生產、設備、人員等各方面都要兼顧。“跨度太大,可以說與原來干的完全不搭界。”杜長行直言。
面對未知,唯有學習。在那段時間里,杜長行利用一切渠道學習,向同事請教,閱讀專業書籍,看視頻課程、在線講座……“印象最深的就是學習國家標準《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我至今還記得標準編號是30871。”杜長行說。他將標準打印出來帶在身邊,閑下來就翻翻,遇到問題時就查查,直到內容爛熟于心。
安全方面的知識廣而深,特別是安全規章制度繁多,稍微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引發事故。談到安全問題,杜長行說的最多的詞就是“細致”。一絲一毫的問題都不能放過,一點一滴的知識都要充分積累。在工作中杜長行逐漸意識到“一天的安全不難抓,但是要保證一朝一夕的安全卻是非常難。”因此,“一定要親力親為”成了他的工作座右銘。
勤于學習,善于總結。杜長行在工作中取得亮眼的成績,為第二次轉型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再次轉型——胸有成竹的車間主任
時間來到了2023年,杜長行開啟了第二次轉型,擔任金海鈦業二期后處理車間主任。
由于練就啃下“硬骨頭”的真本領,杜長行這次胸有成竹。“安全生產在車間管理中是第一位,工藝設備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環。”杜長行介紹說,車間管理比較系統化,需要認真落實班組崗位責任制,嚴格工作程序和操作規程,強化班組執行力,用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做好每一項工作。
到任新崗位不到一年,杜長行就帶領員工完成3次技改項目。3月份,他成功完成車間一號線升級改造,一次性投料成功并生產出合格的鈦白粉新品;4月份,他完成改造6臺高溫袋濾器,使產品質量明顯提高;11月份,他再次完成生產線的升級改造,產出的鈦白粉新產品得到了客戶高度認可。
“看到產品質量的提升,我非常有成就感。”在后處理車間,杜長行自豪地說,“這些經過我們改造過的生產線,在國內是非常先進的,基本實現了無人化操作。”
談及未來工作規劃,杜長行表示,下一步將在穩定生產現有鈦白粉的同時,根據客戶需求研發新產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為企業創造更大效益。
9月16日,由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金科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工業智慧化節水增效推廣活動暨金科環境水蘿卜AI智能體1.0生態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中化新網訊9月18日上午,大連松海石化檢修工程有限公司、撫順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中興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在大連舉行SH010(25-22-2)和SH020(316Lmod)尿素級奧氏體不銹鋼材料新聞發.....
近日,中國化學華陸公司和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榮獲陜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9月10-12日在浙江湖州召開的2025年第三屆中國長時儲能大會上,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其在長時儲能技術和產品研發和應用方面的重要貢獻和創新成果,榮獲2025年“長時儲能先鋒企業”大獎。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萍、曹湖軍與副研究員張煒進團隊開發出新型核殼結構氫負離子電解質,并構建出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氫被認為是未來清潔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以氫正離子(質子....
熱固型樹脂材料的聚硫氨酯-聚硫醚樹脂憑借優異的應力釋放能力,在保持鏡片高透明度與耐沖擊性的同時,大幅降低了因內應力引起的視覺干擾,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加舒適、清晰的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