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15日發布。《方案》明確,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末端處置全鏈條治理成效更加顯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在源頭減量方面,商品零售、電子商務、外賣、快遞、住宿等重點領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現象大幅減少,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到1000萬個。
在回收處置方面,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塑料廢棄物收集轉運效率大幅提高;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左右,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大幅減少;農膜回收率達到85%,全國地膜殘留量實現零增長。
在垃圾清理方面,重點水域、重點旅游景區、農村地區的歷史遺留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塑料垃圾向自然環境泄漏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方案》部署了三方面主要任務,一是積極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包括積極推行塑料制品綠色設計、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減量、科學穩妥推廣塑料替代產品等。二是加快推進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和處置,包括加強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和清運、建立完善農村塑料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加大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提升塑料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等。三是大力開展重點區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有針對性地部署了江河湖海、旅游景區、農村地區的塑料垃圾清理整治任務。
在科學穩妥推廣替代產品方面,《方案》要求,充分考慮竹木制品、紙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各類替代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影響,完善相關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開展不同類型可降解塑料降解機理及影響研究,科學評估其環境安全性和可控性。健全標準體系,規范應用領域,明確降解條件和處置方式。加大可降解塑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應用成本。引導產業合理布局,防止產能盲目擴張。加快對全生物降解農膜的科學研究和推廣應用。加大可降解塑料檢測能力建設,嚴格查處可降解塑料虛標、偽標等行為,規范行業秩序。
《方案》部署了江河湖海、旅游景區、農村地區等重點區域的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工作。一是開展江河、湖泊、水庫管理范圍內塑料垃圾專項清理,建立常態化清理機制,力爭重點水域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二是開展海灣、河口、岸灘等區域塑料垃圾專項清理,推動沿海市縣建立海洋塑料垃圾清理工作長效機制,保持重點濱海區域無明顯塑料垃圾。三是開展旅游景區生活垃圾常態化清理,強化對游客的教育引導,勸導制止隨意丟棄塑料垃圾行為,實現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露天塑料垃圾全部清零。四是開展農村塑料垃圾清理整治,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對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田間地頭等區域的塑料垃圾開展定期清理,推動村莊歷史遺留的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
為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方案》對部署的37項具體任務逐項明確了責任部門,并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負總責,要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抓好組織落實。
?“過去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最頭疼的就是標簽撕不凈、油墨洗不掉、結構拆不開,不少再生料只能‘降級’使用,甚至無法回收再生。”在近日于寧波舉辦第八屆中國國際塑料循環展上,中國合成樹脂協...
為全面把握我國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發展現狀,深入剖析現存問題,精準研判未來趨勢,9月4日至7日,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年度調研安排,繼對廣東省、海南省、云南省進行調研后,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率業內知...
國家級5G工廠,化工行業新增了多少家?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5G工廠名錄》,涉及石油和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化學纖維、橡膠和塑料等48個行業的560個高水....
9月9日,從衢州資源化工創新研究院(簡稱“衢化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段雪教授與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簡稱“全重”)成果轉化基地—衢州資源化工創新研究院(簡稱“衢化院”)科研團....
在近期于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塑料污染治理談判中,塑料使用源頭減量、廢塑料回收利用等塑料污染治理路徑被頻繁提及。美妝和個護品從瓶身到防漏設計都與塑料制品有關,這讓其包裝可持續轉型備受關注。長期以來,歐...
近日,歐洲塑料回收協會(PRE)稱,歐洲塑料回收行業正面臨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機,越來越多的塑料回收商破產倒閉。 PRE表示,由于進口的廉價再生塑料激增,歐洲對本土制造的回收物需求隨之減少,不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