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無異味化工園區建設,如東縣生態環境局聯合洋口化學工業園聞“氣”而動,堅持問題導向,從治理到“智理”,全力打造無異味化工園區。截至7月底,如東洋口化學工業園區揮發性有機物(VOCs)日均濃度為4.27ppb,日峰濃度均值17.0ppb,兩項指標下降幅度均超25%,取得階段性成效。
靶向治理 完善園區廢氣治理體系
為加強源頭治理,如東建立如東洋口化學工業園VOCs綜合整治指揮中心。該指揮中心由南通市生態環境局相關領導和如東縣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總指揮,編制實施《如東洋口化學工業園VOCs治理提升整改實施方案》,明確園區廢氣整治組織體系,六大舉措、17項重點任務、85個重點項目。
如東以園區整體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為契機,確保2023年企業層面清潔生產覆蓋率達100%,在探索園區資源能源梯級利用同時,明確整治目標任務,實現節能降耗、減排增效。
精準管控 搭建政企溝通橋梁
強化政企協商,定期組織重點企業開展交流學習。如東在交流學習時集中宣傳大氣污染物排放最新政策要求,就相關問題舉一反三、全面自查、限期整改。當發現VOCs排放相對高值時,就會對企業負責人開展約談,截至目前,已對25家企業進行約談,對5家企業進行行政處罰。
目前,洋口化學工業園區81家企業全部納入空氣質量異常管控清單,逐家細化減排措施。積極培育豁免企業,指導企業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園區已有4家企業成功獲評南通市大氣污染應急管控豁免企業,樹立一批先進典型。
高效“智理” 構建大數據監管體系
建立“點、線、面”一體化廢氣監管體系,由2個大氣預警監測站、27套區內路邊氣站、4套惡臭監測組成的監測預警體系全部投入運行。根據園區企業特點,如東重點排查烯烴、芳香烴、醛類等臭氧生產潛勢大的VOCs活性污染物種類,建立園區廢氣因子庫,每日安排VOCs移動監測走航車,持續開展走航監測。截至目前,移動監測走航車已累計走航約6000千米。
他們還結合廢氣因子庫強化因子識別,實時通報異常數據,建立“發現、響應、核查、整改”閉環制度,迅速排查問題并督促企業整改落實。今年,如東已推動48家重點企業在企業上下風向及排放較大的無組織排放源處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全部實現聯網,實現企業無組織廢氣實時監控。
專項“智理” 建立全覆蓋“指紋庫”
如東全面摸排企業廢氣排放源,形成污染物排放清單,建立企業全覆蓋的“指紋庫”,對污染物高值采取針對性防控措施。
如東組織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專家,組成“無異味園區”創建治理小組,為每家企業進行“全流程、全環節”聯合診斷分析。他們推動園區81家企業對廢氣問題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問題整改率達82%;推動21家重點企業制定廢氣深度治理提升方案,推動實施大氣治理項目56個。目前園區RTO治理設施覆蓋率近60%。
下一步,如東生態環境局將與洋口化學工業園區緊密聯合,以掛牌督辦為契機,進一步壓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不斷提升企業大氣治理能力,全面摸清重點問題突出問題,逐條、逐項開展治理,確保園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近日,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的望城經開區推進“智賦萬企”暨實施“數智賦能強企”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儀式上,《望城經開區實施“數智賦能強企”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和《...
?在連續11年穩居“中國化工園區20強”的背后,一座聚焦發展高端新材料產業的綜合型化工園區應如何筑牢安全發展的生命線?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用一套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的綜合智慧應急監管平臺給出了答...
近日,為進一步提升園區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宜都高新區組織園區44家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總監等80余名關鍵崗位人員,聚焦化工安全,開展專題賦能培訓,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防線。
日前,鹽城市人民政府發布《鹽城市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推進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8年,3個零碳園區碳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基本建成1個以上國家級零碳園區。
近日,天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在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舉辦“環境應急·2025”天津市突發環境事件暨天津港保稅區“一河一策一圖”成果應用環境應急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