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石化行業年碳排放總量約16億噸,在全國碳排放總量中的占比約12.7%,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加快降碳進程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上石化行業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戴厚良表示,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與化工品生產國和消費國,目前我國能源與化工行業還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針對這些矛盾和問題,他提出了4點建議。一是著力推動化石能源低碳化。統籌推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重點加大對頁巖氣、煤巖氣等非常規資源規模有效開發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發揮對化石能源低碳轉型的支撐作用。二是著力推動新能源發展規模化。加快推進以沙戈荒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大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力度,支持“綠電直供”,促進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加強新型儲能等技術研發,充分發揮氣電調峰作用,補強調節能力短板,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進。三是著力推動煉油化工產業高端化。按照“綠色低碳、先進高端、市場導向、總量控制”原則,加強對煉油化工產業的引導和監管;支持企業大力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化學品等生物產業,擴大高端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的國產化規模,提高低碳和零碳高端石化產品比率。四是著力推動環保產業優質化。以減污降碳、擴綠增長為目標,引導環保企業由單一環境要素的末端治理轉向跨領域、多要素、系統協調的綜合治理,從傳統的污染治理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莫鼎革建議,從4個方面加快化學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雙碳”戰略目標。一是加大資金投入,支持綠色化工技術研發和工業化試驗示范,設立綠色化工先導技術發展基金、綠色化工產業化示范基金,對相關技術和產業提供專項支持,鼓勵高碳化工產業探索低碳發展新路子。二是健全標準制度,從綠色產品的定義、評價范圍、評價方法、碳排放限值、綠度水平等方面著手,給綠色產品量身打造“身份證”。三是加大審批支持,通過率先審批、開通綠色通道等方式,推進新能源與化工行業的高效耦合,打造行業綠色示范項目。四是加強輿論引導,通過“標簽化”推動綠色化學品市場應用,鼓勵消費者使用綠色產品。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中原油田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慶生也認為,大力發展綠氫產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他建議加強氫能全產業鏈發展的頂層設計,推動綠氫產業鏈協調發展。具體而言,一是堅持低碳制氫、可再生能源制氫的發展方向,在定價機制、減排機制、資源配置、電網政策等方面支持綠氫全產業鏈發展。二是強化制綠氫項目的政策支持,增加綠氫供給端的補貼支持,參考光伏、風電行業補貼政策,對采用先進技術的低能耗綠氫項目,按實際綠氫銷售量對綠氫價格給予補貼。三是積極培育擴展氫能的應用場景,促進綠氫產業和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融合發展,加快拓展冶金、石化等工業化應用場景,豐富氫能多元化消費途徑,加快探索氫能商業化的實現路徑。四是加快管道輸氫技術攻關和建設部署。加大綠氫管網的建設力度,實現低成本用氫規模化、產業化。
針對碳減排,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青島石化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韓峰建議,加快推動二氧化碳化工利用制高附加值化學品的進程。一是加強科技支撐,多方協作合力破解二氧化碳化工利用技術難題,持續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設立專項基金激勵。二是優化生產成本,多點發力提升二氧化碳化工利用經濟效益,持續強化政策引導,綜合施策構建二氧化碳化工利用高質量發展環境,從國家層面制定二氧化碳化工利用中長期產業化發展規劃、科技支撐規劃和實施計劃,著力搭建上中下游全產業鏈聯動平臺,加快從散點探索邁向體系化布局;統籌制定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跨地區跨行業的碳權確定、收益分配等指導意見。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