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天,323天。”富島公司化肥一期主控室大屏上裝置運行天數更新至323天,一個刷新裝置自1996年投產以來歷史紀錄的數字。現場響起熱烈掌聲,技術人員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一刻,他們創造了富島公司化肥一期裝置長周期運行的新里程碑。
長周期運行是化工生產領域極具挑戰性的目標,尤其對于已投運20多年的老裝置來說,更像是一場與設備疲勞、自然環境和工藝瓶頸對抗的“馬拉松”。在行業內部,能夠實現300天以上連續運行的化肥裝置寥寥無幾,尤其是面臨南方高溫、高濕、臺風的極端氣候,富島這條老產線能實現突破,被業內視為一項“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困難從一開始就如影隨形。長周期運行初期,技術人員發現燃機透平在晝夜溫差大的情況下運行效率明顯波動。“就像人呼吸忽快忽慢,系統也會‘不舒服’。”技術人員比喻道。他們通過反復監測和試驗,最終通過調節壓縮機入口擋板、更換高性能濾芯等方式優化進氣分配,顯著提升了壓縮機的做功穩定性。
更大的考驗來自極端天氣。進入夏季,臺風“蝴蝶”直面襲擊廠區,持續高溫天氣也給裝置冷卻系統帶來極大壓力。鍋爐給水真空系統的表冷器效率明顯下降,險些導致裝置降負荷甚至停車。
“那幾天我們幾乎沒合眼。”負責攻關的技術員回憶道,“我們在表冷器外部加裝了噴淋水裝置,優化冷凝液回流路徑,就像給設備戴上‘降溫帽’、穿上‘透氣衣’。”他們還制訂了極端天氣專項應急預案,成功抵御住了自然環境的劇烈沖擊。
技改只是基礎,更深層的支撐來自管理模式的重構。富島公司推行“分區、分崗、分人”的重點設備精細化管理,依托智能監控系統和預防性維護平臺,實現從“被動檢修”到“主動干預”的轉變。
“每一個隱患都有專屬檔案、責任人和整改時間表,閉環之后還要‘回頭看’。”設備技術員柯真介紹說,“我們現在還用上了智能管控平臺,員工發現隱患可以拍照上傳,系統智能分級,處理效率大幅提升。”
化肥裝置長周期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國家農業投入品的保障能力。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支撐,化肥生產的穩定性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富島公司通過技改創新和智能管理,使老裝置依然發揮出極高的運行水平。
“323天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富島公司化肥一部總經理嚴軍開表示,“我們將繼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不斷提升裝置運行水平,為保障國家農業生產做出更大貢獻。”
近日,中國化學華陸公司和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榮獲陜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9月10-12日在浙江湖州召開的2025年第三屆中國長時儲能大會上,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其在長時儲能技術和產品研發和應用方面的重要貢獻和創新成果,榮獲2025年“長時儲能先鋒企業”大獎。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萍、曹湖軍與副研究員張煒進團隊開發出新型核殼結構氫負離子電解質,并構建出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氫被認為是未來清潔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以氫正離子(質子....
熱固型樹脂材料的聚硫氨酯-聚硫醚樹脂憑借優異的應力釋放能力,在保持鏡片高透明度與耐沖擊性的同時,大幅降低了因內應力引起的視覺干擾,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加舒適、清晰的視覺體驗
9月17日,中國化學天津中試基地以開放創新模式亮相上海國際化工展,多項中試成果廣受關注。該中試基地位于國內最大的化工中試基地集聚區天津南港工業園(園內已布局八大化工中試基地),創新生態優勢明顯。....
世界上既輕又薄的眼鏡鏡片材料是聚硫氨酯-聚硫醚,被視為高端、優質眼鏡的象征,制造聚硫氨酯-聚硫醚樹脂光學材料的初始原料竟然來自排放的硫化氫,而作為硫化氫排放大國,聚硫氨酯-聚硫醚樹脂光學材料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