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6月10日,由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提出并歸口,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聯合上海化工研究院、山東農大肥業、云圖控股等10余家權威機構和龍頭企業共同起草的《新型肥料命名與分類管理規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這一歷時3年制定的行業規范,將通過科學分類與規范命名,破解市場亂象,為新型肥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標準化動能。
據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復合肥部主任、新型肥料分會秘書長馮尚善介紹,伴隨“雙碳”戰略的推進和農業綠色轉型的需要,新型肥料憑借提升肥料利用率、保障糧食安全等優勢,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但也由此導致命名亂象和分類模糊兩大核心矛盾的出現。一方面,部分企業為了營銷噱頭,或濫用高科技詞匯,或隨意編造產品名稱,使得消費者難以辨別產品真實功能;另一方面,行業尚未建立統一的分類體系,普通肥料與新型肥料界限不清,導致監管難度增大,劣質產品趁機流入市場。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區劃所研究員袁亮表示,該團標將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管理體系。他建議,在分類體系上,建立三級分類架構:一級分類按肥料屬性分為無機肥料、有機類肥料、微生物肥料三大類;二級分類以增效技術為核心,涵蓋包膜緩釋、生化抑制、生物發酵等九大技術方向;三級分類則細化至緩/控釋肥料、穩定性肥料等具體產品類型,實現“有類可歸”。
此團標在命名規則方面也明確禁止使用誤導性詞匯,要求名稱需真實反映技術特征或添加物成分;同時要求企業提供技術途徑、材料/添加物、材料+技術3種命名方式,既能保障科學性又能兼顧市場辨識度。
“該團標將為企業厘清新型肥料技術和產品體系,降低研發與營銷成本;助力市場減少消費誤導,提升消費者信任度,促進新型肥料普及。長遠來看,該團標還有望升級為行業標準甚至是國家標準,助力我國肥料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邁進。”馮尚善表示,該團標實施后,一個產品名稱規范、分類清晰、監管有序的新型肥料市場將加速形成,為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