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二十年內,全球將有50%的新電池生產告別礦產開采?!?月24日,寧德時代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蔣理在第七屆倫敦氣候行動周上作出如上判斷。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10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同時,歐盟綠色壁壘和國內資源供應鏈風險成為橫亙在產業發展道路上的巨石,回收市場亂象也正侵蝕產業根基。對此,全球領先的循環經濟倡導機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與寧德時代就“全球能源循環計劃”愿景達成高度一致,雙方將協力通過重塑價值鏈體系、產品再設計、重構商業模式和完善回收閉環,推動電池產業從線性經濟向循環經濟轉型。
“內憂外患”倒逼產業革命
專家指出,隨著“雙碳”目標深入推進、歐盟有關法規實施日近,我國動力電池行業已來到變革的關口,亟須建立完備的動力電池循環體系。
一方面是即將來臨的動力電池退役潮。今年2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并指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已進入規模化退役階段,全面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為重要。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將達到104萬噸,到2030年或將達到350萬噸。
另一方面是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指出,2024年,我國鎳、鈷、鋰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分別達86%、98%、70%。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40年,全球鋰需求缺口將高達110%,鎳缺口達24%。資源需求高速增長,新采礦項目建設卻需要漫長周期;疊加國際貿易形勢變化不定,供應鏈安全正面臨峻挑戰。
作為出口“新三樣”之一,海外市場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至關重要。將于2027年落地實施的《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要求,廢舊電池的鈷、銅、鉛、鎳回收率比例均需達到90%,鋰達到50%。這已成了懸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業內人士指出:“這不僅是技術門檻,更是市場準入的生死線。”
事實上,在政策和需求的驅動下,近年來國內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數量實現了快速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5月1日,2025年我國新注冊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有15202家。然而,無序狀態正侵蝕產業根基。全國12萬家電池回收企業中,僅有156家進入工信部白名單,超過70%的退役電池被黑作坊截留。這些非法作坊憑借規避環保成本,出價高出正規企業30%,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四大綱領引領“破局”之路
面對“內憂外患”,“全球能源循環計劃”以系統性創新給出“破局之鑰”。
“我們希望以電池產業鏈為切口,帶動能源體系向高效、低碳、可持續方向系統轉型?!睂幍聲r代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蔣理介紹說,為了實現這一愿景,“全球能源循環計劃”制定了四大行動綱領,為電池產業向循環經濟全面轉型指明方向,推動產業系統性變革。
首先是重塑價值鏈體系,通過將循環經濟理念融入每一個環節,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循環流轉。如寧德時代已推出的“時代碳鏈”管理系統,實現電池全生命周期內收集、審核、分析和追蹤碳與材料的數據,為循環經濟提供數字化基礎設施。截至目前,該系統已完成800余款產品、500類物料的碳足跡追蹤。
其次是產品再設計,將循環理念融入電池源頭設計,通過模塊化設計和“易拆解優先”的設計原則,開發更耐用、易拆解回收、可梯次利用的電池產品。同時,將模塊化設計與建立清晰、專業的廢舊處理途徑相結合,確保電池產品能夠負責任地被回收處理,減少環境和安全隱患。
第三是重構商業模式,從傳統產品銷售轉向以共享服務為核心。在這方面,寧德時代正在布局超過一萬個換電站的服務網絡,還將與上下游企業攜手推進換電、電池銀行、共享車隊等新模式落地,不僅能大幅降低用戶使用成本,更讓每一塊電池的利用率最大化。
最后是完善回收閉環。通過構建高效、規?;幕厥阵w系,持續提升回收效率和同級循環比例,從源頭減少對礦產開采的依賴。據悉,寧德時代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回收網絡,2024年共回收了13萬噸廢舊電池,生產了1.7萬噸鋰鹽。
“此次愿景的發布,標志著電池循環經濟從理念邁入了系統化實踐的新階段?!?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CEO瓊奎爾·哈肯伯格(Jonquil Hackenberg)評價說。
“價值出?!遍_辟全球化新路
“我們要讓能源循環成為一種經濟?!笔Y理表示,循環經濟將釋放新的經濟機遇和社會價值,在推動電池產業實現全生命周期變革的同時,開辟廣闊的市場空間。
據寧德時代預測,在循環經濟模式下,通過梯次利用、高效回收和材料再生,單塊電池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預計將提升30%~50%,為整個產業鏈創造全新的、可觀的盈利增長點;同時,電池制造的碳足跡可降低20%~30%。若電池循環經濟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推廣實踐將實現,2030年,全球電池價值鏈創造約1000萬個就業崗位;到2040年,全球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突破1.2萬億元。
更重要的是,作為全球首個由中國企業推動的循環經濟公益項目,“全球能源循環計劃”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從全球綠色發展的參與者轉變為引領者。
“這不是單向的技術輸出,我們正在創造雙向賦能的全球生態?!笔Y理認為,“全球能源循環計劃”開創了一種以可持續發展理念、技術標準與開放合作為核心的“價值出?!毙履J?,為國內企業的全球化提供了全新的、更具韌性的路徑。通過構建循環經濟生態,該計劃將增強與資源國、消費國及合作伙伴的利益綁定,提升國際合作意愿與產業話語權。
蔣理談到,下一步,寧德時代將支持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開展針對電池循環經濟的系統性研究,探索電池循環經濟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轉型路徑,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循環解決方案。
“寧德時代的定向循環解決方案正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庇ɡ谘芯克鵆EO馬丁·弗利爾(Martin Freer)也表示,期待未來能與寧德時代共同推動電池循環經濟落地。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退狗虍斎招?,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瘜W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