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報》對話默克畢康明: 浦東30年,默克逆勢“加碼”!中國半導體行業大有可為
<編者按>
由于全球疫情影響,德國默克集團高性能材料首席執行官畢康明博士(Kai Beckmann)被迫取消了原定的訪問上海,并參加2020進博會的計劃。但值此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之際,默克在進博會期間正式宣布將在中國市場加大戰略性、高科技投資 – 將新增1.4億元在上海浦東建設全新“默克電子科技中國中心“,重點服務半導體行業。近年來,默克在電子材料領域已經在中國累計投資8億元。
日前,《中國化工報》視頻連線德國默克集團畢康明博士,邀請他分享了此次新增投資背后的戰略考量,中國半導體行業前景,以及默克在上海浦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問:默克在進博會期間宣布了新的戰略投資,其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在今年的進博會期間,我們正式宣布了一項新的在華戰略投資–默克計劃在滬建設其全球最新、覆蓋最廣的電子科技中心。新建的“默克電子科技中心”將用于進行各類電子材料的分析、測試和采樣。
首先,默克希望能夠通過此次戰略性高科技投資,進一步賦能中國電子行業,推動中國數字創新和后疫情時代經濟增長。
其次,默克也正加速戰略性布局電子材料領域和投資中國市場,并重點關注半導體材料。
問:如何看待中國半導體行業未來的前景?
當前許多數字技術和創新應用是由半導體行業驅動的。而在半導體領域,各種邏輯芯片、存儲芯片等技術的演進又越來越多取決于材料領域的創新和突破。材料的創新正定義這未來整個數字經濟和半導體行業的技術演進路線圖。
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家電子材料供應商,希望能夠盡可能地貼近在中國的客戶,以及融入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和技術創新生態系統。
默克的半導體材料產品目前覆蓋芯片晶圓加工工藝每個環節,我們也有信心和雄心成為中國半導體芯片制造業最本土化的國際合作伙伴之一,并從整個價值鏈來推動技術升級和創新,以材料創新來助力中國半導體行業做大、做強。
在默克,我們相信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啟。通過默克完整的產品線,我們目前為全國100多家芯片制造企業供應著超過150余種材料產品,默克有志成為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
問:如何評價關于全球疫情的影響?
在這次全球疫情期間,默克的中國團隊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凝聚力,不僅在第一時間實現了復工復產,而且通過高效有序科學的管控,幫助公司實現了本地和全球的穩定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默克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電子材料供應商,在特殊危機時期確保關鍵性電子材料的全球穩定生產和供應,對半導體制造、整個電子行業、乃至全球經濟有序運轉都至關重要。
疫情爆發之前,數字化進程就在全球范圍如火如荼。在此次疫情的直接推動下,新一輪數字化正席卷全球和各行各業,而且進程顯著加速。全球電子行業都需要積極應對。
當前數據呈指數型爆炸式增長,年均增長超過30%,并且這一趨勢預計在后疫情時代仍會延續,甚至加強,這將為全球電子行業帶來諸多挑戰,但機遇也同樣并存。
問:如何理解中國即將出臺的“十四五”規劃以及對行業的影響?
中國有雄心成為科技強國,這一雄心很大程度上依靠數字和技術創新來驅動和實現。以半導體制造為代表的電子行業在這一過程中將扮演關鍵角色。
中國政府在“十四五”期間進一步強調數字創新和發展集成電路無疑將是明智和前瞻的。對默克而言,中國市場將大有可為。
當前,我們看到中國僅生產全球約20%的芯片,但中國市場半導體芯片消費已占全球市場半壁江山。半導體材料現已成為默克在中國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我們與幾乎所有在中國的領先芯片制造商保持了緊密合作,提供著各類半導體材料和解決方案。
未來,默克希望能夠進步一步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尤其在半導體領域。堅定的本土化戰略將讓默克能夠更切近在中國的客戶,更及時地響應,也更快速地跟客戶一起推動創新。
Q5: 如何看待上海浦東開發開發30周年和默克在上海的發展?
上海和浦東對我們默克而言,有著極為特殊和強烈的情感。
默克公司在中國已經有87年的歷史,一路走來,發展到如今遍布全國的業務,正是從上海起步的。
默克上世紀三十年代來到中國,第一間辦公室就是設在上海。上海是默克的老朋友,是默克在中國的發祥地和福地。
與此同時,上海作為中國重要的經濟和創新中心,默克如今許多客戶都在上海及周邊長三角地區。今天的上海是默克跟中國客戶交流的樞紐,默克諸多業務的研發、生產和客戶合作中心均在浦東落戶。上海和浦東已經成為默克攜手中國合作伙伴推動新技術和新應用的重要全球性基地,也為默克在中國和全球的發展壯大源源不斷輸送著優秀的人才。
這也是為何默克如此重視上海,尤其是在浦東持續加大投資。我們致力于成為長期投資者,與上海和中國市場共同創新、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