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化工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疊加全球經濟周期性調整與“雙碳”目標約束,行業亟需構建新發展范式。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示范企業,結合產業實踐提出以下建議:
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破解結構性矛盾
在傳統產品供過于求與新興供給不足并存的格局下,需建立動態調控與創新培育的雙輪驅動機制。
建議依托工業大數據平臺構建全國化工產能監測系統,對甲醇、PTA等18類大宗產品實施產能利用率預警管理,通過階梯電價、產能置換等市場化手段淘汰落后產能。
針對新能源材料、電子化學品等戰略領域,建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制定高端化工新材料發展專項規劃,重點突破電子特氣、醫用高分子、質子交換膜等“卡脖子”產品,設立百億級新能源材料發展基金,支持引導固態電池電解質、氫燃料電池催化材料實現產業化突破。
推動傳統煤化工與綠氫、生物質能的耦合發展,在魯西、寧東等示范基地試點原料柔性調控,探索煤炭深加工與原油煉化協同發展的新路徑;在能源富集區建設“近零碳”化工示范基地,探索煤氣化與光伏制氫聯產新模式。
強化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煉化-新材料-終端應用”全鏈條銜接。
此外,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完善高端化工品標準體系,建立涵蓋性能、安全、低碳等維度的認證制度,提升國產產品國際競爭力,助力行業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躍升。
二、健全綠色低碳機制,重塑產業價值邏輯
當前,“雙碳”戰略對煤化工等傳統領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行業仍面臨技術路徑不清晰、成本壓力大等現實難題。隨著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2026年全面實施,我國化工產品出口成本預計增加12%~15%。
建議加快建立覆蓋烯烴、芳烴等200種大宗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核算體系,將碳排放強度納入項目審批前置條件,對低碳產品實施出口退稅加成等激勵政策。同時,國家制定分階段、分領域的碳減排路線圖,明確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耦合、碳捕集利用等技術的推廣時間表,避免“一刀切”政策導致產業波動。
針對行業年排放超50億噸CO?當量的現狀,建議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專項支持力度,設立國家級攻關項目,重點突破低成本制氫、生物基化學品替代等關鍵技術,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合力
此外,建議完善碳排放核算與交易機制,探索將化工產品碳足跡納入行業標準,通過市場化手段引導企業主動減排,為綠色轉型提供長效動力。
三、強化創新驅動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針對行業研發投入強度不足2.5%、低于發達國家5%平均水平的現狀,建議由科技部牽頭,國內骨干企業為主體,發揮大企業自身原料資源、生產裝置、產業鏈以及研發優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基礎研究、先進分析檢測技術研究和材料標準制修訂工作,開展化工新材料產業化示范。工信部組織“專精特新”企業與骨干企業協同發展,促進發揮小企業靈活高效優勢,加快攻克擅長領域從原料制備、材料合成到加工應用等環節的關鍵核心技術,練就“獨門絕技”
此外,還需加強“新工科”人才培養,設立綠色化工、數字化工等交叉學科,支持企業與科研機構共建實訓基地,培育既懂化工工藝又精通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轉型提供智力支撐,彌補行業復合型人才缺口;面向全球吸引高端研發人才,引入國際先進經驗,依托科研院所、領軍企業、重大項目平臺深入實施領軍人才“筑峰計劃”,用好國外頂尖人才引進“直通車”機制,強化創新人才團隊引育,引領科技教育產業協同發展。
四、優化產業生態體系,釋放要素配置效能
面對日益收緊的能耗約束,建議在化工園區開展用能權交易試點,允許企業通過工藝革新產生的節能量轉化為可交易資產。
融資支持方面,可設立化工高質量發展專項貸款,對實施智能化改造的企業提供基準利率下浮優惠。
推動建立行業數據共享機制,整合安全生產、能耗管理等公共數據庫,打破“信息孤島”,提升全產業鏈運行效率。
此外,加快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創新成果產業供給,高水平建設幾個區域科技大市場,集聚高校院所、科技企業、服務機構等創新資源,打造科技服務龍頭平臺,推進重大成果產出、評價和運用轉化。
國際競爭維度,建議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建設基金,支持龍頭企業參與修訂ISO/TC61等國際標準,力爭在“十五五”期間主導制定化工領域國際標準15項以上。
當前,全球化工產業正經歷“綠色重塑”與“數字重構”的雙重變革。站在“十五五”規劃編制的歷史節點,建議國家層面出臺《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建立跨部委協調機制,統籌解決產業升級中的系統性難題。
作者: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