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一線、熱電二線線路參數測試完成!”6月14日,隨著最后一項工作順利收尾,中油電能供電公司參與錦西石化大檢修圓滿結束。
此時,從各檢修現場撤下來的參檢人員如同凱旋的戰士,雖然滿身的汗水和油污,但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出勝利的笑容。他們以出色的表現,詮釋了“電能鐵軍”嚴實精益、質量一流的昂揚風采,用一如既往的超值服務,從容書寫了精彩的檢修“考卷”。
厲兵秣馬:千里之外“量體裁衣”
“1個多月的工期,完成錦西石化廠西總降變220千伏及66千伏系統檢修試驗、熱電廠66千伏及以上系統試驗和20基架空線路檢修任務,壓力不言而喻。但走出來,代表的是中油電能、是大慶油田,不論面對何等困難,都要重安全、高標準完成任務,擦亮電能品牌!”項目負責人肖密波一語道出檢修的“靶心”。
這是供電公司第一次參與錦西石化公司大檢修項目。早在去年年底,他們就厲兵秣馬,積極備戰,一方面去往西安、南京等設備廠家對接學習新設備,另一方面趕赴錦西石化公司實地踏勘,了解現場情況,為大檢修“量身裁衣”制訂計劃方案。
攻堅啃硬:檢修現場的“技術突圍”
4月7日,項目團隊整裝“登陸”渤海灣,向大檢修發起“總攻”。此后,事無巨細的事前交代,精益求精的檢修作業,規范有序的現場整理,一座座變電所、一臺臺電機、一條條線路在精細修理維護下,重新煥發生機。
4月25日,他們迎來了開工后最難的一天。220千伏總降變2號主變串聯諧振耐壓試驗和離線局部放電試驗首次開展,66千伏GIS設備、6千伏封閉母線柜清灰和66KV廠西東線檢修同步進行。其中,變壓器離線局部放電試驗是最為艱苦的任務,所用30余套設備總重超6噸,最大的長、高均接近2米,移動和安置都需要吊車、卡車。并且試驗需要大容量電源,現場不具備條件,要通過長電纜從上級電源獲取,10多個人人拉肩扛抬著走,供扯了9根450米。在這樣的強度下,電工也當力工使。
“在處理導線桿、打磨分接開關、延展測試檔位一系列操作后,低壓側直流電阻仍超出標準,‘病因’很可能出在出線端子上。”在變壓器檢修現場,李維東等人眉頭緊鎖,討論著變壓器“病情”。隨后檢查發現,A相低壓繞組出線端子接線鼻子壓接不實。經過處理,他們終于去除了“病灶”。
嚴實作風:標準與口碑的“雙向奔赴”
設備檢修不只是高標準,而且還要因地制宜。
“這邊線路桿塔很多金具不配套,并且受沿海氣候影響腐蝕嚴重,我們都想辦法更換處理,連屬地監督都夸質量好”李慶偉有些自豪地說。當被問及更換后金具的使用年限,他特別自信:“確保30年不損壞!”。
安全是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走進檢修現場,檢修隔離圍欄整齊劃一,腳手架扎設規范,依次掛著合格驗收單、警示標識;檢修區域的備件、工具、材料按照編制好的定置圖擺放,大到機組機架,小到零配件,全部擺放整齊。還有走到哪里都橫有行、縱有列的隊伍,接到啥活都分內高標準、分外熱心腸的服務,中油電能的標準和形象,在每天200多個外委隊伍、近萬人穿梭的廠區里,都是交口稱贊的。
一次,一位面生的保安攔住了隊伍進廠的大客車,還沒說幾句話,另一個保安跑過來喊:“這是中油電能的,他們還能不讓進?放行!”在外打拼多年,他們好像總能擁有這樣的“優待”。
43人,他們身披藍色“戰甲”,鏖戰遼西;38天,他們晝夜更迭,攻堅啃硬;從110千伏到220千伏,他們鉆開關柜、爬高塔,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發揚到千里之外。這是遠征錦西石化公司2025年大檢修,供電公司用實際行動交出的優異答卷。
7月3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第二作業區測調班的青年員工們正在交流分享提高工作效率的心得體會,共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努力為作業區原油生產貢獻智慧力量。
7月2日,京津冀地區突遭強對流天氣侵襲,當地氣象部門同步發布了暴雨、冰雹雙預警。渤海鉆探第二鉆井公司迅速響應、嚴陣以待,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要求,全力打好防汛備汛“主動仗”,保障生產...
6月24日10時,隨著警報聲驟然響起,南堡1號儲氣庫集注站特種設備突發事件專項應急演練正式啟動。冀東油田儲氣庫建設項目部聯合多家單位,以“超現實”事故場景為考題,開展應急處置與協同作戰能力實戰檢驗。
日前,圣奧化學下屬山東圣奧正式獲得由國際權威機構SGS德國公司授予的ISCCPLUS(國際可持續發展與碳認證)認證。本次認證涵蓋防老劑6PPD、IPPD及TMQ三大核心產品線,標志著公司在可持續....
7月2日,渤海鉆探鉆井四公司40689鉆井隊在留54-12X井施工中,搶抓雨勢較小時機,及時組織人員排放井場積水,力爭將強降雨給生產造成的影響將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