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業是能源生產大戶和消耗大戶。在傳統油氣替代加快、碳約束日趨嚴格的形勢下,推動能源轉型是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特別是處于開采中后期的老油田,面臨資源接替不足、油氣穩產難度大、開采成本上升等問題,迫切需要以發展新能源為契機,通過規模開發利用,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綠色低碳效益發展。
“十四五”期間,在各項政策引導推動下,油田企業在大力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探索新能源與油氣生產融合發展之路,且成效、規模初顯。“十五五”即將到來,如何做到規模化效益化發展,如何進一步深化與油氣生產的融合,將成為各油田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是抓好頂層設計,統籌高效開發利用。圍繞與油氣生產融合發展,應系統抓好產業政策、技術發展、應用場景、多能互補應用、資源潛力等研究,確定油田新能源發展方向和重點。按照“節能降碳、降本減費”原則,統籌有序和高效率高效益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全力構建與油氣生產深度融合、多能互補、協同高效、效益明顯的綜合能源供給應用體系,實現能源保障供應與綠色轉型發展相統一。
二是深化綠能替代研究,進一步擴大綠能規模。加大用能電氣化替代研究。探索稀油油田改為井口或井筒電加熱、稠油油田利用電加熱在井口和井下制蒸汽、輸油管道集膚效應電伴熱、大型裝備油改電等油氣生產、集輸能耗綠電替代路徑,挖掘用電潛力,為規模建設風光電奠定基礎。深化綠熱替代研究。重點聚焦稠油熱采、原油集輸伴熱及儲存維溫等生產場景,研究論證采取綠電加熱、集光集熱、采出水余熱回收進行加熱,以此減少燃氣燃煤用量或全部替代。論證廢棄井改地熱井應用。充分利用廢棄油水井資源,摸清地熱資源狀況,研究論證開發應用可行性、經濟性,為生產用熱、生活供暖等場景供熱。探索開展儲能、光熱、CCUS、綠證交易等業務。針對不同生產應用場景,研究論證并探索實施電化學及新型儲能、高效聚光集熱、高效儲熱、氫能產業鏈、生物質能等業務,跟蹤評估綠電交易、碳資產開發潛力并適時介入,厚植新能源產業發展潛力和規模。
三是積極外拓市場,提升新能源產業效益。依托油田開發礦區、自用電網、地熱余熱資源等,重點進行綠電、綠熱外供,向礦區周邊供應綠能;緊盯綠電直連、綠電上網等政策,探索綠電上網交易和為外部市場供電,擴大綠電開發規模和效益;探索與國內大型能源公司(專業公司)合作,因地制宜開發油田外部新能源市場,多渠道多途徑實現新能源增收創效;加強油地溝通,力爭將油田新能源規劃納入地方政府規劃,有力推進開發利用,爭取土地、稅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積極謀劃合作開發,實現互利雙贏。
四是探索新興業務,培育增長新動能。針對新能源發電間歇性問題,試點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項目,保障油田電網穩定;跟蹤氫能在鉆井、井下作業的應用場景,探索“綠電制氫—氫能利用”閉環;適時介入綠證交易、碳配額質押等業務,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
9月17日,廣東天承化學高端濕電子化學品項目在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啟動建設。此次動工的項目位于珠海經開區精細化工區化聯三路東南側,占地面積約2.55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將建設年產3萬噸高端電子....
9月17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重大進展,中國石化部署在四川省資陽頁巖氣田的2口評價井測試產量均超百萬立方米,其中資頁2-501HF井試獲日產氣140.7萬立...
9月16日,中國石油企業協會標準化委員會成立大會暨一屆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宣布中國石油企業協會標準化委員會(以下簡稱“標委會”)正式成立,標志著石油石化行業標準化工作將開啟新興產業...
9月17日,行業矚目的“2025(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化工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次活動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化工行業分會和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共同承辦。共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