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來臨,大別山革命老區在薄霧籠罩中更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向店鎮小彭灣村就處在大別山革命老區中。村莊很小,面積只有6平方千米左右,一座座白墻青瓦的民居散落在村莊間,籠罩在薄霧中,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畫。胡慶花家雖是這水墨山水畫中的一部分,卻有著特別的“色調”。
胡慶花是小彭灣村的村民,今年53歲,一米五左右的個子,圓臉、細長眼,齊耳短發上別著一個女兒用過的粉色發卡。從外貌看,她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她跟別人可不一樣咧。”鄰居們見到有外人去胡慶花家看望她,總以這樣的方式強調胡慶花的特別。
說胡慶花特別,是因為她育有10個子女,日子十分艱難,甚至到了要為溫飽發愁的地步。家里三間瓦房是村里幫著蓋起來的,屋里的地面是原生態的土地面,坑坑洼洼,走在上面高一腳低一腳的。堂屋正中擺一張長條型的桌子,左側用布簾子給幾個小兒子隔出一個臥室兼書房,右側隔出了胡慶花和幾個女兒的臥室兼書房。堂屋的一角是老八用紙箱子給自己拼的“書房”,在堂屋中格外顯眼。家里只有一個衣柜,衣服在角落里堆成了小山。
因為有10個孩子,胡慶花的日子很苦,但又因為這10個孩子,她成為石化人無法忘卻的牽掛。
2023年9月12日,胡慶花做夢也沒有想到,一群熱心腸的石化人能和她成為特殊的“親戚”。那一天,按照中國石化的安排,河南油田和教育幫扶學校——信陽市光山縣北向店中學聯合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活動上,按照河南油田黨委的安排,河南油田5名中層干部和胡慶花的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5個孩子結對“認親”,開始一對一幫扶。當時,老十還沒有進入這個中學。今年9月,老十進入北向店中學后,河南油田給老十也安排了幫扶“親人”。胡慶花的6個正在讀書的孩子就都有了幫扶的“親人”。
給助學金、買新書包、新衣服,石化“親人”對這些孩子關懷備至。孩子們帶著石化“親人”給的助學金、新書包、新衣服跑跑跳跳地回家告訴胡慶花喜訊。胡慶花也不時接到來自河南油田不同“親人”的電話。突如其來的溫暖讓本就內向、自卑的胡慶花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感激之情。每接到一個電話,她連謝謝都說得語無倫次。
從結對“認親”開始,河南油田的“親人”逢年過節、每學期的開學,都會打電話詢問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以及生活需求,還買一些能解決胡慶花燃眉之急的米、面、油等,去看望胡慶花和孩子們。胡慶花從苦日子里看到了希望,孩子們的眼神里也有了自信的光芒。老八金榮華的理想是考上鄭州大學,以前,他只敢想一想。“現在,我有底氣了。”金榮華的眼睛里閃著亮光。
如今,一年半過去了,老五金艷麗和老七金玉龍考上了光山縣重點高中光山二高,老六金富貴考上了光山三高,老八、老九、老十分別在北向店中學讀八年級和六年級。胡慶花的日子在好轉,但是河南油田的“親人”對他們的牽掛卻始終無法忘記。
今年11月16日,細雨蒙蒙中,河南油田群眾工作部負責人張修忠帶著群眾工作部的員工,帶著助學金,專程到光山二高看望老五和老七。老五和老七顯然沒有想到,他們離開了北向店中學,還會有這樣的“關心”。“有這么多人幫我們,我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大家。”老五低頭說完這些感謝的話,眼淚順著臉頰流到了嘴角。
隨后,張修忠他們又買了四五袋米、面,三四桶食用油去家里看望胡慶花。得知河南油田的“親人”要來,胡慶花早早就領著老八、老九、老十,還有已經出嫁回娘家的老三在門口等候。雖然這些“親人”已成為她家的常客,但胡慶花還是有點局促。她眼里含著淚花,拉著孩子們的手,不停地囑咐他們給“親人”道謝。細雨中,他們的身影溫暖又堅定。
?3月18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全英文工程倫理講座——“責任關懷促進可持續發展”在清華大學化工學院英士樓舉行。此次講座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責任關懷工作委員會攜手清華大學化工系共同舉辦,吸引了30...
近期,作為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蜀南氣礦駐疆單位的塔里木油氣工程分公司所處的作業區域迎來入冬以來較強的一輪寒潮,庫車、迪那、輪南片區相繼出現大范圍降雪降溫天氣。
12月20日,天脊集團2024年第四季度安全生產專場道德講堂舉行。此次道德講堂邀請天脊集團年度安全生產標兵和優秀安全監護人分享他們在安全生產工作上的經驗和做法,并邀請財務專業人員為大家講解正確的家庭理...
日前,中國石化儀征化纖公司在結對幫扶對象——甘肅東鄉三塬學校舉行“情暖冬日衣暖人心”棉衣捐贈儀式,為學校的141名孤兒、單親和特困學生送去了溫暖與關愛。今年,除了棉衣捐贈,儀征化纖公司還從多個方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