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2024年燃煤發電仍占亞洲電力結構的54%,使該地區實現凈零目標面臨重大挑戰。為減少排放,多個亞洲國家正轉向使用氨燃料發電,尤其是通過共燃技術,即將低碳氨摻入煤炭或天然氣混合燃燒。
睿咨得能源預計,中國、印尼、日本和韓國將成為這一轉型的核心國家。當然,現實的情況是氨供應缺口依然顯著,亞洲地區要實現2030年排放目標,每年需新增約880萬噸氨供應,這需要亞洲國家努力填補缺口。
睿咨得能源指出,亞洲依賴煤炭發電已經數十年,目前要轉向使用氨燃料發電既缺乏政策框架,也缺乏市場需求來支撐氨能源基礎設施的投資合理性。日本、韓國等國還面臨資源限制,無論是天然氣短缺還是可再生能源產能不足,都制約其本土清潔氨的生產。為實現凈零目標,這些國家需從海外進口清潔氨,在保障能源安全和可負擔性的同時,用氨替代煤炭作為發電燃料。
氨共燃目前成本較高,主要源于低碳氫生產、氨轉化及運輸環節的高昂費用。但亞洲國家似乎愿意應對這一挑戰,推進共燃計劃。睿咨得能源估算,假設低碳氫價格為5美元/千克,10%氨混合燃燒的發電成本將比純煤發電高約50%,這意味著必須通過技術創新、規模經濟或實施有效的碳定價,才能讓氨共燃發電具備競爭力。
盡管氫和氨在亞洲電力行業脫碳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但多數進展仍依賴國際合作和長期承購協議。同時,市場雖然預計2030年亞洲發電領域的氨需求將增長9倍,但若缺乏明確的承購承諾和港口設施的加速建設,這一增長可能停滯。目前多個亞洲主要國家已與國際伙伴磋商氨供應事宜,但進口碼頭和共燃設施的建設進度仍需加快。
日本和印尼是亞洲國家中較早探索氨共燃發電的國家,中國雖起步較晚但態度更堅決。
韓國也計劃到2029年支持氫基發電,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已啟動第二輪清潔氫發電拍賣,今年晚些時候選出的中標方需在2029年前通過氫或氨等衍生物發電,簽訂15年合同覆蓋3太瓦時電力。盡管這一規模相比首輪減少3.5太瓦時,睿咨得能源估算,要實現該發電量仍需每年約20萬噸低碳氫。可惜的是,這次拍賣參與度有限,MOTIE稱韓國約59家電廠中僅6家參與,最終僅1家電廠符合評估標準。MOTIE最終向韓國南部電力公司(KOSPO)的三陟電廠授予750吉瓦時電量,僅占總招標量的11.5%。為鼓勵更多電廠參與今年的拍賣,MOTIE還推出兩項新機制:匯率掛鉤結算制和氫量預借制。與2024年拍賣以韓元結算、使參與者暴露于美元波動風險不同,新一輪拍賣將電價結算與匯率掛鉤,緩解匯率風險。氫量預借制允許發電商提前借用下一年的氫量,與現有未用氫量結轉機制形成互補。這些調整將提升發電商應對突發情況或設備維護的靈活性。
作為氨共燃的早期采用者,日本在2025年取得顯著進展。該國已簽訂關鍵合同并吸引外資,確保低碳氨穩定供應,計劃從美國采購藍氨、從中國和印度采購綠氨,以擴大規模并彌補國內供應缺口。明年初,日本還將公布差價合約計劃的中標結果,該計劃有望為日本使用氨燃料發電野心提供額外支持,助力實現排放目標。
低迷的油價讓國際石油巨頭年初的樂觀情緒消散殆盡。隨著布倫特塬油價格在60至70美元/桶區間徘徊,美國頁巖油行業就業崗位持續減少,市場預測轉向悲觀,不僅認為布倫特油價可能跌破60美元/桶,甚至認為全...
聚焦“綠色”與“可持續”兩個關鍵詞 2025亞太國際涂料產業發展大會日前在上海舉行,同期召開第27屆亞洲涂料工業理事會會議(APIC)。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涂料組織代表在會上介紹了各國涂料行業的發....
近期,美國特朗普政府發布包括“大而美”法案在內的一系列政策,以提升美國原油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目前,美國石油生產商們正在期待這些舉措能幫助他們降低盈虧平衡成本,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推動壓低油價的背景...
近日,墨西哥化學工業協會(ANIQ)表示,墨西哥議會即將批準的新碳氫化合物法規可能阻礙企業對該國石化行業的數十億美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