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院實驗樓的長廊里腳步聲總是匆忙,唯獨經過那間掛著“稠油降粘劑攻關組”牌子的實驗室時,腳步會不自覺地放輕。門內,青年創新工作隊的討論聲時而激烈,時而沉寂。門外的陰影里,一個挺拔而略顯清瘦的身影常常駐足片刻,鏡片后的目光深邃而專注。他,就是實驗研發中心負責人:鄧從剛。在青年隊員們眼中,他是技術權威,是嚴師,更是他們此次創新大賽征途上,那盞看似冷靜、卻燃燒著灼熱期望的“靜默燃燈”。
“嚴”字當頭:刻在骨子里的科研信條
第一次聽到王默凝轉述他那句“咱們的研究完全有競爭力”時,鄧從剛其實剛從一份滿是紅批注的匯報初稿上抬起頭。他的嚴格是出了名的,近乎苛刻。當閆敬永興奮地宣布91%靜態降粘率時,隊員們歡呼雀躍,鄧從剛卻立刻追問:“重復性驗證做了幾組?不同批次原料的穩定性如何?”他的肯定,從來不是廉價的鼓勵,而是建立在扎實證據鏈上的冷靜判斷。
第七次方案討論陷入“成本”與“環保”的激烈爭吵時,他坐在角落,眉頭緊鎖。他理解年輕人的沖勁,也洞悉爭論背后的技術癥結。當爭執白熱化,他并未直接介入,直到王默凝用他常說的那句“實踐檢驗真理”抱來油樣。看著年輕人在燒杯叮當聲中尋找答案,看著第12組對照實驗數據讓閆敬永由衷喊出“吵得好”時,鄧從剛緊鎖的眉頭才微微舒展。他的嚴格,是希望年輕人少走彎路,是希望每一個結論都經得起最嚴苛的推敲——這是他作為一名老黨員、老科研人刻在骨子里的信條。
傾囊相授:實驗室里的“傳道授業解惑”
鄧從剛的指導,從不浮于表面。他的辦公室深夜常亮,案頭堆滿了青年團隊提交的材料:思路引航:他敏銳地捕捉到團隊初期方向性的迷茫。當于力恒提出提升動態混溶效果5%的目標時,鄧從剛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在白板上勾勒出可能的路徑圖,引導他們思考不同技術路線的優劣和潛在瓶頸,啟發他們自己找到最優解。他常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材料精修:朱艷坤最初的匯報稿在他眼中滿是漏洞。邏輯不夠清晰,技術亮點淹沒在細節里,對評委痛點的把握不足。他沒有簡單否定,而是用藍黑鋼筆逐行批注:這里的數據需要補充支撐圖表,那里的結論表述不夠有力,這個創新點的實際應用價值需要更突出……他把自己多年積累的匯報經驗和評審視角,毫無保留地傾注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里。
實戰錘煉:得知朱艷坤對著鏡子練到嗓音沙啞,他主動找到王默凝:“光自己練不行,得見真章。”他不僅同意王默凝請人模擬評委的想法,更親自披掛上陣,扮演最犀利、最難纏的“評委”。在模擬現場,他提出的問題直指技術核心和商業價值的薄弱環節,毫不留情。每一次模擬結束,他都會留下朱艷坤,耐心分析她的應對得失,教她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如何用數據和邏輯打動人心。看著朱艷坤從最初的磕磕絆絆、滿頭大汗,到最終匯報時的自信從容、條理清晰,鄧從剛嚴肅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不易察覺的欣慰。
靜默守護:初心在實驗記錄里閃光
決賽當天,鄧從剛沒有坐在前排顯眼的位置。他選擇了一個角落,目光緊緊追隨著臺上。大屏幕播放著風雪中青年隊員藍色工裝的身影,那是他熟悉的現場,是他奮斗半生的地方。當朱艷坤清晰有力地報出“207次配方優化”、“成本下降28%”這些凝結著團隊和他無數心血的數字時,當評委們身體前傾、頻頻頷首時,鄧從剛坐得筆直,手指無意識地輕輕敲擊著膝蓋。那不是緊張,而是一種深沉的期待與自豪。
宣布獲得三等獎的那一刻,這位素來以嚴肅著稱的老黨員,第一個霍然起身,用力地、長久地鼓掌。鏡片后,那不易察覺的閃光,是欣慰,是驕傲,更是一位老黨員看到“薪火相傳”成為現實時的動容。那句“這些孩子,把黨小組會開在實驗室,把初心寫在實驗記錄里”,并非一時感慨,而是他內心最真切的寫照。他看著這群年輕人,在實驗室這個特殊的“戰場”上,用嚴謹的數據、不懈的奮斗踐行著黨員的初心使命,這正是他作為導師、作為老黨員最珍視的傳承。
“化蝶”非終點,薪火永相傳
慶功宴上,當于力恒展示現場傳來的92.3%降粘率捷報,當歡呼聲幾乎掀翻屋頂時,鄧從剛安靜地站在人群邊緣,臉上帶著淡淡的、溫暖的笑意。他看著王默凝掏出那個記錄著“不可能”到“我們能”的筆記本,聽著他展望“接下來要攻克的新難題”,目光深邃。他沒有加入年輕人的熱烈討論,只是輕輕拍了拍王默凝的肩膀,又逐一看向朱艷坤、于力恒、劉瓊、閆敬永,眼神里充滿了信任與期許。窗外的陽光照在他花白的鬢角上,也照亮了他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對他而言,團隊的“破繭成蝶”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他點燃的這盞燈,已經照亮了年輕人前行的路;他守護的這團火,已在新生代科研人手中熊熊燃燒。
作為實驗研發中心的負責人,作為一名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鄧從剛的故事,是靜默守護的故事,是嚴謹傳承的故事,是傾囊相授、甘為人梯的故事。他用行動詮釋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僅是沖鋒陷陣,更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引領;是讓黨旗在實驗室飄揚,讓科研報國的初心在一頁頁實驗記錄、一代代青年才俊中,薪火相傳,永不熄滅。他將繼續站在那些燈火通明的實驗室門外,做那盞靜默卻永不黯淡的“燃燈”,見證并守護著一代又一代科研“蝴蝶”的破繭與翱翔。
7月16日,在2025世界鉀肥鉀鹽大會暨格爾木鹽湖論壇表彰儀式上,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授予“2024年度鉀肥保供穩價突出貢獻獎”。
為進一步提升職工對AI工具的應用能力,增強對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的理解與認同,7月19日,華昌集團組織開展了以“AI工具應用實操”和“集團公司及主要成員企業發展情況”為主題的培訓學習交流會。會議伊始,華....
記者從7月16日—18日在西安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工業氣體產業高峰論壇獲悉,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秦風氣體公司工業氣體業務涵蓋空分、合成氣、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稀有氣體、液體零售等多個領域,總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