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產能占比持續提高 核心自主技術不斷突破
中化新網訊 記者從7月3—5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于安徽阜陽召開的2025年中國氮肥、甲醇技術大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氮肥、甲醇行業先進產能占比持續提高,裝備大型化、集約化進程持續推進,核心自主技術不斷突破,行業已開啟綠色發展新征程。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指出,在過去的一年里,氮肥、甲醇進產能占比不斷提高,助力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型煤氣化替代傳統工藝的趨勢顯著,一批采用干煤粉、水煤漿、碎煤氣化等新型加壓煤氣化技術的合成氨、甲醇裝置陸續投產。截至2024年底,以煙煤、褐煤為原料采用新型煤氣化技術的合成氨產能增長明顯,達4601萬噸,比上年增加8.7%,占比達到60%;相關裝置產量為4663.4萬噸,比上年增加13.1%,占總產量63.7%。采用新型先進煤氣化技術的煤單醇裝置產能達7963萬噸,占總產能的72.5%,比上年提高了4.6%;產量達到7468.7萬噸,比上年增加10.8%,占總產量的81.3%。而傳統固定床常壓間歇煤氣化合成氨裝置不斷減少,2024年產能、產量占比均在15%以下。
氮肥行業規模效應不斷釋放。合成氨行業規模產能已形成“倒金字塔”結構,50萬噸及以上年產能為3363萬噸,比上年增加269萬噸,占比43.6%,增幅達8.7%。尿素行業“倒金字塔”結構更為明顯,50萬噸及以上年產能5943萬噸,占比高達85.9%。2024年度有近300萬噸尿素裝置投產,規模均在50萬噸以上。
此外,核心自主技術不斷突破,驅動產業持續升級迭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航天粉煤氣化半廢鍋裝置于2023年9月在安徽昊源集團4.0MPa、2000噸級合成氨裝置順利投運,副產蒸汽50噸/小時,蒸汽產量穩定無衰減現象,實現了長周期穩定運行,這是行業里程碑式的進展。山東瑞星6.5MPa、3500噸級半廢鍋航天粉煤氣化爐也穩定運行;航天邁未公司半廢鍋/全廢鍋粉煤加壓氣化爐,在巴陵恒逸、連云港盛虹煉化等項目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副產蒸汽穩定不衰減;五環工程公司第三代高效合成、低能耗尿素技術,噸尿素2.5MPa蒸汽消耗(飽和)達到600千克左右的世界先進水平,比行業平均水平低30%;青島華捷公司研發了氣化黑水閃蒸汽汽輪機發電節能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顧宗勤說,氮肥甲醇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存量產能節能降碳水平持續提升。現有固定床間歇煤氣化裝置中,近一半產能已經或計劃實施“清潔型改造”或純氧/富氧連續氣化改造,半水煤氣間接冷卻代替直接冷卻,杜絕了含酚、氰、氨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新型煤氣化裝置通過回收煤氣化、低溫甲醇洗等裝置的余熱余壓,實現能量的高效利用。
二是新建裝置高效技術和裝備占比持續提高。一批新上裝置采用了半廢鍋流程的高效新型加壓煤氣化爐以及復疊制冷低溫甲醇洗等技術,并配套建設更大型的空分、鍋爐等高效公輔設施。
三是綠氨相關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高。東華工程公司的發明專利“一種適應動態合成綠氨的余熱制冷方法”,可解決波動性蒸汽難于利用的問題。
四是部分企業通過提高綠電使用比例,強化與其他裝置或產業的耦合發展,降低了產品綜合能耗和碳排放量。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