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8月22日,2025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多個行業的專家學者以“系統解決方案升級驅動制造模式革新”為主題,討論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制造業重點領域帶來的技術革新與產業變化,共同探索如何打造制造業智能化生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致辭表示,過去十年,我國智能制造在智能工廠建設規模、解決方案能力跨越和標準引領支撐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他強調,面對人工智能(AI)、數字孿生等新一代技術浪潮,各行各業應緊抓戰略機遇,加快建設創新引領、安全可靠、開放協同的解決方案體系。一要強化技術融合,打造具備自學習、自決策能力的行業解決方案,推動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全流程智能化轉型;二要夯實產業基礎,推動國產高端裝備、工業軟件和先進網絡技術集成創新,重點培育一批具有生態引領力的領軍供應商;三要拓展全球合作,與“一帶一路”“金磚”等國家建立健全技術交流、標準共建與人才合作長效機制,共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智造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培根指出,數字孿生是信息物理系統(CPS)與數實融合理念的深度體現,正從根本上重塑智能制造的未來路徑。真正的智能工廠需將數字孿生貫穿于企業研發、生產、服務等全過程與全鏈條,通過AI、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支撐,為企業構筑可持續競爭優勢提供堅實支撐。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楊旭東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推動系統解決方案的集成創新,具身智能正在突破解決方案的“物理邊界”。他建議以物理具身、多模態交互、自主進化、環境自適應等解決方案,通過“感知—決策—行動”的閉環在真實環境中自學習、自優化,將物理不確定性轉化為數字可控變量,滿足石化、鋼鐵、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行業在多變、精細、高危、復雜等應用場景的需求。
“智能制造本質上是一個‘人—信息—物理系統’,核心關鍵在于‘人’,必須培養和造就智能制造高質量人才和智能制造工程技術隊伍?!眹抑圃鞆妵ㄔO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周濟強調,要培養掌握細分行業制造知識、具有工程實施經驗的供應商,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協同創新,推動和引領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
會上,多家單位代表聯合發起《共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良性發展生態》倡議,宣布啟動“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服務等級認證”工作。
“發展人工智能是必答題,而非選擇題。”9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國務院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下一步,我們將一手抓技術供給,促進‘智能產業化’,一手抓...
9月9日,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控技術)與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煤集團)圍繞工業AI領域開展深度交流,其全資子公司中煤信息與中控技術正式簽署AI共創合作協議。
9月9日,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工業智能體專業賽在“99全球鏈商節開幕式暨豐臺對外開放發展推介會”上正式啟動。賽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與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平臺化賦能,智能體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