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以來,己內酰胺市場處于持續下跌態勢,均價從10533元(噸價,下同)一路下行至8月21日的9450元,跌幅達10.28%。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原料純苯市場企穩、下游需求進入旺季,預計己內酰胺市場將擺脫頹勢企穩回升。
行情持續疲軟
近期的己內酰胺市場供應充足,下游終端需求卻欠佳,現貨市場成交清淡,觀望氣氛濃重,拖累整體行情持續疲軟。
據遼寧織造原料經銷商張起介紹:“雖然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加快,紡織終端市場需求有所回暖,化纖行業生產、投資及質效等主要運行指標回升,但7月份織造市場處于傳統淡季,訂單偏弱。而且受國外疫情蔓延影響,化纖進出口量也明顯下降,市場總體需求疲弱。”
從終端市場來看,成本和訂單支撐疲軟,下游PA6及大多數終端錦綸廠家報價重心整體向下偏移。8月20日,PA6市場參考價為10866.67元,比7月初下跌1333.33元,跌幅達10.92%;錦綸DTY市場參考價為15066.67元,比7月初下跌1033.33元,跌幅達6.41%;錦綸FDY市場參考價為15750元,比7月初下跌1000元,跌幅達5.97%;錦綸POY市場參考價為12840元,比7月初下跌820元,跌幅達6%。
終端織造市場低迷直接拖累己內酰胺市場下行。6月末,己內酰胺達到階段性高點10533.33元,橫盤整理4天后開始一路掉頭向下,于7月8日跌穿萬元線后繼續迅速下行直至目前的9450元。
成本支撐穩固
從成本來看,原料純苯市場偏強運行,成本面支撐較為穩固。
據業內人士介紹,7月末歐盟領導人就抗疫復蘇基金達成協議,未來經濟前景向好預期升溫,同時疫苗研發再曝利好進展,純苯外盤價格持續上揚,中石化純苯掛牌價連續3次上調共計250元,至3350元,市場價格大幅跟漲,月漲幅達16.9%。8月20日,純苯市場參考價為3410元,較月初上漲1.19%。
對于純苯后市,業內人士認為,8月份國際原油市場將演繹先抑后揚走勢,給予純苯市場一定支撐。據其介紹,盡管減產協議從8月起進入第二階段,但受部分產油國補償減產影響,8月實際減產量將高于計劃量。上半月,布倫特油價中樞下探到40美元/桶的水平,隨后或重新上探至43~45美元/桶區間。港口庫存方面,考慮到目前亞美套利窗口已開啟且外盤價格高位,后續到港量有望減少,庫存壓力或將減輕,有望支撐純苯市場走高。
與此同時,純苯下游有新增需求。年底之前,安徽嘉璽35萬噸/年、遼寧寶來36萬噸/年、唐山旭陽3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有投產預期。酚酮方面,浙江石化40萬噸/年苯酚、25萬噸/年丙酮裝置,山東利華益維遠22萬噸/年苯酚、13萬噸/年丙酮裝置,寧波石化9萬噸/苯酚、6萬噸/年丙酮裝置等都有投產計劃,預計新增純苯需求或在四季度體現。而且國外需求也在緩慢恢復,這些都將托舉純苯市場偏強運行,從而在成本端支撐己內酰胺市場。
供需趨于緊張
“近期終端紡織織造訂單略有增加,織造廠家綜合開工率開始小幅回升,市場信心逐漸改善,下游開工逐步趨穩,對己內酰胺維持一定需求。”業內人士認為,己內酰胺市場需求端出現利好跡象。
目前,國家倡導經濟內循環,今年的冬裝內需將有一定程度恢復,雖然預期需求量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紡織領域需求較當前淡季仍會改善,業內對于9月份以后的市場比較樂觀。
從己內酰胺供應來看,近期部分生產商開始停工脫瓶頸,市場貨源有所縮減。平煤神馬尼龍科技20萬噸/年己內酰胺二期項目投產,但其10萬噸/年老裝置于8月初開始停車脫瓶頸;永榮集團2套合計20萬噸/年的己內酰胺裝置于8月10日起停車,計劃檢修10~15天。市場供應預期減少有望給己內酰胺市場形成一定支撐。
此外,終端織造市場消費旺季即將到來,疊加市場供應縮減,供需關系寬松的局面將得到改善,有望托舉己內酰胺市場走出低谷。
中國化工報社
咨詢電話:13641072029 (微信同號) 010—82039210、82035245
隨著丙烯行業新增項目近期陸續投產,其產能將迎來集中暴發期。預計“十四五”丙烯新產能將達到2340萬噸/年,總產能達到6858萬噸/年。值得關注的是,丙烷脫氫將成為丙烯行業的投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