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由中國煤科煤科院與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煤科爐牛糞氣化技術”順利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技術創新性強,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加快工業化示范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該技術的創新突破,為生物質、低熱值煤等低熱值原料的清潔高效利用開辟了全新路徑,對推動低熱值原料利用領域的技術升級、減污降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國煤科煤科院歷時五年持續攻關,并于2023年聯合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建設100t/d生物質(50t/d低階煤)的加壓中試系統,成功突破低熱值原料高效利用的行業瓶頸。經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現場72小時運行考核驗證,在原料牛糞灰分40%~60%、水分20%~30%、熱值1500~2000kcal/kg的嚴苛條件下,實現了以牛糞為原料的連續穩定氣化,系統碳轉化率、冷煤氣效率、氣化洗滌水等核心氣化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低熱值生物質能源化利用提供了突破性解決方案。該技術包含了自主開發的加壓固體循環、氣固高效梯級分離等關鍵技術及專有設備,構建了加壓固體穩態循環氣化系統,大幅提升對原料熱值及灰分的適應性,創新開發的牛糞專用預處理工藝,從源頭避免生物質深度加工帶來的系列問題。
我國煤炭與生物質利用領域存在大量低熱值原料,“煤科爐氣化技術”以能耗低、轉化效率高、環保特性優、規模經濟強等突出優勢,推廣應用后可顯著降低企業原料成本,減少污染物排放,產生顯著的社會、環保和經濟效益,為 “雙碳” 目標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煤科煤科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院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國煤科集團公司“1245”總體發展思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清潔低碳持續強化創新驅動,深耕煤炭、生物質等原料清潔高效利用的技術研發,加快推進工業級工藝包完善與工業化示范落地,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綠色動能,助力能源產業綠色轉型。
9月22日,江西南氏鋰電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完成的低品位鋰云母資源綜合利用制備電池級碳酸鋰及稀貴金屬回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通過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近日,勝利油田技術檢測中心承擔的“碳纖維抽油桿檢測評價體系和檢測系統”順利通過集團公司驗收。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