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化寧夏能化公司高鹽水高效氧化工業應用項目實現一次性開車成功,各項運行指標全面達到設計標準,標志著該公司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升高污水處理能力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該公司配套有中國石化煤化工行業首個綜合廢水“零排放”項目——高鹽水處理裝置,用于處理煤化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濃鹽廢水,并將其回用于生產循環系統。然而,在處理過程中,部分COD(化學需氧量)高達100毫克/升以上的難降解有機物因原有工藝局限進入后續膜處理系統,易引發膜污染和能耗上升,影響裝置整體運行效率。因此,采用高效去除高鹽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技術,成為全面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的關鍵所在。
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寧夏能化公司與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通力協作,通過行業調研與技術比選,決定引進該院研發的紫外/臭氧耦合高級氧化工藝技術,在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的基礎上,對現有高鹽水減量化臭氧接觸池進行技術改造,構建更為高效的高級氧化系統,顯著提升對高鹽廢水中高含量COD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項目建設前期,石科院技術團隊在寧夏能化現場開展了系統的中試試驗,探究了難降解有機物去除機理及有機物去除規律,評價了該技術和上下游單元間的協同效果,最終成功驗證了該技術在真實工況下對難降解有機物的高效去除能力,為后續應用提供了關鍵數據和運行經驗。
項目開車過程中,寧夏能化公司工藝、設備與操作人員緊密配合,精準推進各個環節。設備技術員全程保障設備穩定,及時排查并解決設備調試問題;工藝技術員根據實時反饋優化運行參數,精準指導班組成員精細操作;班長組織班員開展“手指口述”實操演練,全面提升團隊操作規范性和協同效率。通過多方面共同努力,項目團隊快速攻克啟動階段的堵點與難點,確保裝置從調試到投料運行全程平穩可控。
項目投運后,可大幅提高有機物去除率,有效緩解膜污染,降低系統運行能耗。不僅顯著增強了公司高鹽水裝置污水處理能力,也為煤化工行業廢水治理提供可借鑒經驗,為公司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近日,中國化學華陸公司和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榮獲陜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9月10-12日在浙江湖州召開的2025年第三屆中國長時儲能大會上,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其在長時儲能技術和產品研發和應用方面的重要貢獻和創新成果,榮獲2025年“長時儲能先鋒企業”大獎。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萍、曹湖軍與副研究員張煒進團隊開發出新型核殼結構氫負離子電解質,并構建出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氫被認為是未來清潔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以氫正離子(質子....
熱固型樹脂材料的聚硫氨酯-聚硫醚樹脂憑借優異的應力釋放能力,在保持鏡片高透明度與耐沖擊性的同時,大幅降低了因內應力引起的視覺干擾,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加舒適、清晰的視覺體驗
9月17日,中國化學天津中試基地以開放創新模式亮相上海國際化工展,多項中試成果廣受關注。該中試基地位于國內最大的化工中試基地集聚區天津南港工業園(園內已布局八大化工中試基地),創新生態優勢明顯。....
世界上既輕又薄的眼鏡鏡片材料是聚硫氨酯-聚硫醚,被視為高端、優質眼鏡的象征,制造聚硫氨酯-聚硫醚樹脂光學材料的初始原料竟然來自排放的硫化氫,而作為硫化氫排放大國,聚硫氨酯-聚硫醚樹脂光學材料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