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記者 李軍)1月14日,陜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西安組織召開評審會,與會專家對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編制完成的《鄂爾多斯沌開環保科技工業雜鹽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評審,專家認為該項目采用的工藝技術理念先進,流程設計合理,節能減排效果明顯,項目實施后可產生顯著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建議加快實施。
該項目采用杭州碳氫科技研究有限公司等自主研發的工業廢鹽無害化處理集成技術(HDI)。“我們針對現階段工業廢鹽處理面臨的技術瓶頸,經廢鹽固化劑配方研究攻關,形成了完整的工業廢鹽無害化處理集成技術。”杭州碳氫科技專家技術委員會主任李大鵬介紹說,HDI技術屬國內首創,核心是采用高倍率顆粒循環及快速熱量分散技術,在1200℃左右溫度及高活性廢鹽轉化助劑的協同作用下,廢鹽中的可溶性鹽及重金屬組分與反應體系中的活性硅、鋁物種進行高效反應,生成具有穩定晶格網絡結構的玻璃相及礦物晶體產物。通過HDI技術的高效無害化轉化,可將工業廢鹽中的TDS(總溶解固體)組分,在毫秒級時間尺度內轉化為對環境無害的惰性玻璃狀礦化產物,玻璃相含量達90%以上,可用作油氣壓裂支撐劑和建材。具有技術集成度高、原料適應性強,裝置投資強度低、可長周期穩定運行等特點,而且無廢水及固廢,僅產生少量廢氣。目前,該技術已完成工業化試驗研究并經過工業裝置驗證,技術安全、可靠,已具備工業應用條件。
以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劉忠文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致同意該可研報告,認為該項目工藝技術理念先進,流程設計合理,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實現工業雜鹽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綜合利用,意義重大利國利民。裝置投資強度低,運行苛刻度低,投資回報率高,項目實施后可產生顯著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建議加快組織實施,并進一步補充完善可研報告,細化核心技術實施方案,拓寬轉化產物利用途徑,提高資源化利用效率。
采用HDI技術的首套工業裝置將由鄂爾多斯市沌開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建設。該公司執行董事周天赤表示,將加快推進環評、安評、能評等前期工作,力爭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據介紹,該項目位于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南煤化工基地,總投資1.19億元,年處理工業雜鹽5.6萬噸,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達47.03%。
會上,項目設計單位北京石化工程公司西安分公司副總經理卞潮淵致歡迎辭,有關技術負責人介紹了項目情況。
據了解,我國煤化工、石油化工、農藥、制藥、精細化工、印染等行業每年產生的工業廢鹽約1500萬噸,煤炭開采過程中產生的礦井疏干水、油氣開采鉆井液、城市垃圾焚燒飛灰預處理產生的工業廢鹽2500萬噸/年以上,潛在市場規模約1200億元/年,市場前景廣闊。
工業廢鹽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技術屬世界性難題。目前,工業廢鹽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剛性安全填埋、焚燒處理、水泥回轉窯協同處置等,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廢鹽轉化工藝流程復雜、轉化不徹底、能耗高、設備投資強度高、處理運行成本高、難以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等不足。
10月12日,生態環境部表示,為規范和指導農藥行業廢鹽利用處置的環境管理,現批準《廢鹽利用處置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農藥行業)》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并予發布。
? 近日,記者在2024精細化工行業及園區綠色發展大會暨第九屆化工行業危廢及廢鹽處理處置論壇上了解到,不少固廢具有先天的減碳潛力,開展固廢治理的意義不僅僅是環境保護,其中還潛藏著諸多發展良機。
5月17—19日,2024精細化工行業及園區綠色發展大會暨第九屆化工行業危險廢物及廢鹽處理處置論壇在寧夏銀川舉行。
3月13日,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與甘肅耀望化工有限公司成功簽約——甘肅耀望廢鹽資源綜合利用年產30萬噸燒堿及30萬噸無汞化PVC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