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記者從近日由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山東能源集團、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制氫與氫能源產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我國煤基氫能在氫能源系統建立的初創期、過渡期將發揮“兜底”作用,由“灰氫”過渡為“藍氫”及“綠氫”,最終實現氫能低碳化、無碳化發展。
會議指出,建立氫能源系統離不開足夠的氫氣,在初創期、過渡期,俗稱“灰氫”的煤基氫能,如煤制氫與工業副產氫等發揮各自優勢,有利于構建便捷、低成本的氫能供應網絡,確保氫能源示范應用和推廣的燃料供應。
目前,我國氫氣產量超過3500萬噸/年,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產氫大國。其中,“灰氫”——煤氣化制氫占62%以上,工業副產氫占20%左右;“綠氫”——風光發電電解水制氫占比不足2%。會議認為,“綠氫”雖好,但目前電解水制氫噸氫氣要消耗5.6萬千瓦時電和20余噸水。在氫能源發展起步階段,“綠氫”尚不具備足量、低價、穩定的供應能力。相比之下,煤基氫能更有可能長期發揮“兜底”保障作用。
“灰氫”雖有碳排放,但成本較低。據與會專家介紹,近年來隨著現代煤化工技術和裝備水平的提高,每千克煤制氫成本只有10~15元,僅為電解水制氫成本的1/5~1/4。此外,我國目前高溫煉焦和低階煤分質利用中低溫熱解副產氫氣量近1000萬噸,如果加工成高純氫氣,估算可以供100多萬輛重卡、數百萬輛家用轎車一年用氫,而且每千克氫氣成本僅7~8元。我國發展褐煤制氫資源條件好,技術路線成熟,還能使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的1300多億噸褐煤得到利用。
對于煤基氫能是“灰氫”不宜發展的質疑,與會企業家指出,目前煤基氫能所排放的CO?是高濃度、較高純度的CO?,而且是集中排放,有利于CO?的無害化處置和碳循環利用,省去了碳捕捉環節,制氫成本大大降低。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我國CO?與綠氫耦合制綠色甲醇(液態陽光)已完成千噸級示范,多個綠電—綠氫與煤化工耦合發展示范項目正在建設,100萬噸級碳捕集封存(CCS)工程示范也正在進行,這些都在為煤基氫能不斷“藍色化”和“綠色化”探索可行路徑。
近日,農業農村部正式批準由吉態來博(北京)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為新飼料原料,并頒發新產品證書(第921號公告)。這是我國批準的首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以二氧化碳為主要碳源生產的...
7月2日,生態環境部網站公布了《關于禁止生產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為發泡劑的聚氨酯產品的公告(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的有關規....
2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 “硬投資”方面,2025年“兩重”建....
5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在共青團幫助指導下,各級青聯和學聯組織履職盡責、積極作為,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和青年學生緊跟黨走、拼搏進取,貢獻青春力量,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2015年7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國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十年來,有力保障了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落實,有力促進了國家安全體...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確定了23項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團體標準推薦清單(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