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將至,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我國新材料企業如何把握技術趨勢,深耕特定高價值應用市場?在日前舉行的綠色聚烯烴新材料產業融創交流會上,深圳科瑞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科瑞沃)副總經理李凱就相關話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當前,國產新材料在光刻膠、航空發動機材料等高端領域的國產化率不足10%,企業面臨高額研發成本和長驗證周期,普遍遭遇了較高融資門檻和較大研發投入的問題。對此,一直瞄準高性能交聯聚苯乙烯國產化替代的科瑞沃也深有感觸。
李凱介紹,高性能交聯聚苯乙烯由苯乙烯單體與交聯劑共聚而成,是目前已知的最佳介電材料之一,在國防、雷達、衛星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國內市場整體規模為百億元級別。但此前數年,該產品由國際企業技術壟斷,價格高昂。為此,科瑞沃研發團隊設計多種技術工藝路線,并在2024年達到穩定實現小批量生產的技術水準。但作為一家中小企業,他們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
“新材料具有‘三高三長’的特點:高投入、高難度、高門檻;長驗證周期、長研發周期、長應用周期。高研發投入卻不一定換來高效的研發成果轉化?!崩顒P認為,如何從政策端加大對高端半導體材料、精密制造業等關鍵材料技術的研發補貼,尤其是加強高性能材料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聯動支持,是新材料企業需聯合多方力量解決的問題。
“有些下游企業偏好購買國外品牌。”李凱表示,近年有不少業內企業呼吁有關部門加強對國產替代產品的保障,完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配套政策,如建議國內企業優先采購國產材料。此外,保險補償機制僅覆蓋80%關鍵材料,應適當擴大名錄范圍。
面對研發轉化和市場準入挑戰,李凱認為,構建緊密協同的產業生態是破局關鍵。“科瑞沃與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長期合作研發透波材料等科研項目,但在提高產學研轉化效率上仍需更大、更廣的產業鏈協同發力?!彼ㄗh,新材料產業可繼續推動“產學研用”深度綁定,建立類似半導體領域的“晶圓廠—材料廠”聯合開發模式,讓制造企業與上游材料供應商深度協作,縮短新產品認證周期,加速產業化進程。此外,各相關部門應支持建設區域性創新聯盟,整合企業、高校、金融資源。
如何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李凱認為,當前技術創新型企業的復合型人才具有缺口,除加強校企合作外,還可通過短期聘用、項目合作等方式吸引高端人才靈活參與地方企業的技術攻關等工作。地方政府可提供專項補貼、協議薪酬及“一人一策”服務,以彌補區域高端人才缺口,加速技術轉化與本土人才培養。
?作為國內唯一100%加工重劣質原油的大型煉化企業,廣東石化原料碳強度高、自身約束嚴苛。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廣東石化錨定中國石油率先基本建成綠色、智能、效益型世界一流煉化企業目標,全力推進全鏈條低...
9月2日,聯泓格潤一體化項目24萬噸/年聚醚多元醇(PPG)裝置中交儀式舉行,裝置EPC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及項目建設者代表等130余人參加活動。
8月26日,由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石科院”)牽頭的“高效分布式甲醇制氫—加氫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和應用”項目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9月3日,國家能源局公開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1969號(工交郵電類293號)提案的答復摘要指出:將在有條件、有積極性的地區開展地熱供暖對天然氣的替代試點,條件成熟后在全國推廣。
近日,上海華誼三愛富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愛富”)宣布成立電子材料事業部,劍指戰略性新興領域“含氟電子材料”。此舉恰逢國際化工巨頭3M宣布退出含氟化學品市場的行業戰略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