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變色改善方案、生物基助劑、硅烷偶聯劑系列產品、胎面樹脂,在9月9日迎來30歲生日之際,山東陽谷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新品發布開啟了二次征程。
30年前,陽谷華泰創始人王傳華和僅有的7名員工選用大學的實驗室技術,從租借破舊車間開始,毅然決然地進入了橡膠防焦劑領域。30年后的今天,陽谷華泰已經擁有陽谷、東營、鶴壁三大生產基地,硫化助劑、預分散、黏合補強、防護類、加工助劑、硅烷偶聯劑6大產品體系30多個品種,2000多名員工創造出了35億元的年銷售額。從創業初期的100噸防焦劑CTP,到2010年上市時3億元的銷售收入,再到如今成長為全球橡膠助劑領域品種最齊全、研發實力最先進的專業公司,陽谷華泰靠的是什么?
“我們沒有客套話,在公司就是講技術、再講技術。十年前我們是這樣,十年后我們還是這樣。因為我們這些人就是一顆赤子之心,一門心思搞研發。雖然我是管理者,但在公司我70%的時間都和技術人員在一起。我們天天談論的就是這些技術方面的東西。”陽谷華泰董事長、總經理王文博這樣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
圖為參觀國家橡膠助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橡膠助劑行業最終要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一定不是靠規模取勝,而是靠產品創新和科技創新。”一路看著陽谷華泰成長起來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徐文英對記者說,“王文博董事長一直說,陽谷華泰主要是做科技創新,做新產品研發。這次不僅很多輪胎企業的采購負責人來到陽谷華泰,更多負責配方的也來到了陽谷華泰,讓人由衷高興。因為這說明整個橡膠產業鏈在上下游的融合和共同的發展。因為要成為世界橡膠強國,不是一家助劑企業、一個助劑行業能做到的,只能靠上下游共同攻堅克難才能實現。”
這一點輪胎企業深有感受。玲瓏集團副總裁魏勝表示,從1998年開始與陽谷華泰合作,20多年間兩家攜手共進、提升國產化助劑產品應用,合作范圍覆蓋了促進劑、硫黃、防護蠟、黏合樹脂等20多個產品,也為玲瓏輪胎的發展提供了堅強而有力的支持。順應環保要求,近幾年雙方在綠色環保等方面的合作也更加深入。
印度BKT輪胎采購經理Mr. Pankaj Bhatnagar說,在與陽谷華泰合作的24年中,陽谷華泰的研發不斷突破邊界,引領創新潮流。這種創新能力,帶來了韌性應對經濟起伏的能力和透明快速的響應能力。這讓BKT和陽谷華泰的關系從合作伙伴,變為了紐帶關系。
是的,在陽谷華泰創新已經融入每一名員工的基因。30歲的陽谷華泰也將自己的發展總結為八個字——“科技華泰 綠色華泰”。
在陽谷華泰最令大家驕傲的不是成為國內首家橡膠助劑A股上市公司,而是專利數量、產品種類、生產能力均居世界前列。不是5種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首位,而是在橡膠助劑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帶動下,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在高端產品國產化上、在搶占全球技術制高點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得益于國家橡膠助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環保雙亮點,陽谷華泰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上市后,公司依靠國家橡膠助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十幾年內陸續投產了橡膠防護蠟、不溶性硫黃、硅烷偶聯劑等十幾個品種,其中大部分產品都解決了進口依賴或行業唯一供應商的問題。現在,橡膠防護蠟中高端基本上依賴進口或外資產品的狀況早已成為歷史,陽谷華泰以年銷量3萬噸的水平達到了防護蠟全球第一,并且做出了防噴霜的全新牌號;自主攻克連續法不溶性硫黃生產技術,打破30多年的國際技術壟斷、建成國內唯一、世界第三條全連續工藝生產線,也讓陽谷華泰的不溶性硫黃從6000噸產量擴充到7萬噸。
圖為科研人員在做實驗。
30年已過去,未來的10年、30年怎么走?堅決聚焦主業,做好專注服務和品質;
未雨綢繆,直面挑戰;堅持科研創新,這是陽谷華泰給出的回答。
“輪胎行業面臨著前30年未有的變化,新能源汽車、節能降碳、生態安全都對輪胎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以前的行業都認為蠟的噴霜、防老劑的噴霜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你不噴出它怎么提供防護?直到我們提出新的防護理論,拿出創新性產品,徹底解決了這個傳統問題。我們一定要貼近客戶,以客戶的問題為研發的出發點,以敢于開天辟地的創新精神回答明天的問題。”王文博這樣回答記者的提問。
創新要埋頭苦干,更要強強聯手。在生物基橡膠助劑方面,陽谷華泰再開先河,在行業內首次利用木質素來生產新型生物基橡膠助劑產品,正是得益于與南京工業大學應漢杰院士、朱辰杰長江學者團隊的合作。現在噸級生產線已經投產,輪胎廠已在試用,萬噸級生產線預計今年底將投產。陽谷華泰下屬的國家橡膠助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南京工業大學下屬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雙劍合璧共同打造橡膠應用的木質素全產業鏈。
“我們要以化學的腦袋解決高分子的問題,以中國人的解決方案解決全世界輪胎行業的問題。”王文博和他帶領的陽谷華泰,帶著新目標再起征程。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6月30日下午,天澤集團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回顧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感悟歷久彌堅的初心使命,展望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光明前景,表彰先進基...
截至目前,普光氣田普陸301H井已平穩運行超900天,累計生產天然氣3500萬立方米、凝析油2280噸,成為普光陸相氣井當之無愧的標桿井。
山東能源集團聚焦國家戰略產業,于2022年7月成立山東能源新材料公司,作為新材料產業投資平臺和管理主體。新材料公司以“打造一流新材料產業集團”的發展定位,堅持“緊盯前沿、基金賦能、沿鏈聚合、打造生...
7月3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工程)發布消息,我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領域最大分布式光伏、電力儲能及充電樁一體化項目二期工程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裝備制造基地(以下稱“珠海場地”)全面投用,標志著我...
6月28日,由沈陽化工大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制造技術與重大裝備”專項“高孔隙率氧化鎂陶瓷隔熱構件燒制成形技術與裝備”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該校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