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9月6日,在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期間,重慶正式發布首批30個工業智能體產品,包括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營銷管理、運維服務5個大類。
記者梳理發現,在研發設計環節,涉及上海交大重慶AI院的化合物成藥性分析智能體、重慶中科聞歌科技有限公司的雅意科研全過程輔助分析智能體等;在生產制造環節,涉及重慶華峰化工有限公司的新材料產業鏈智慧安環智能體、重慶數智融合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裝備故障輔助診斷智能體等;在供應鏈管理環節,涉及重慶云叢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決策—產線運營智能體等;在營銷管理環節設計,涉及重慶用友軟件有限公司的財務結賬智能體等;在運維服務環節,涉及浪潮云信息技術股份公司的工廠全流程服務AI智能體、重慶市節能技術服務中心的工業能耗管控智能體等。
據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楊帆介紹,此次發布的工業智能體產品涉及多個制造業關鍵環節,旨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重構產業生態組織方式,強化體系協同能力,打造賦能研發設計的“知識引擎”,優化生產流程的“數字工匠”,提升質量管控的“檢測專家”,重構供應鏈的“智慧樞紐”,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注入新動能。下一步,重慶將深化人工智能工業應用,全面提升制造業全鏈條、全場景智能化水平,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賦能“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高質量發展。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和應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下稱《政策2.0版》),旨在加速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向各行業滲透。
?近日,中石油云南石化全廠17套生產裝置全面投用全流程智能控制(IPC)系統,成為中石油煉化系統首家完成全廠級IPC的企業,裝置平穩運行率、能耗控制與操作效率顯著提升。